语文人教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第六章报告文学:交叉的新闻与文学单元检测(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糟粕(pò)惊蛰(zhì)色厉内荏(rěn)振聋发聩(kuì)B.悄然(qiǎo)佝偻(lóu)风光旖旎(qǐ)提纲挈领(qiè)C.华裔(yì)强制(qiáng)瑕瑜互见(jiàn)动辄得咎(zhé)D.游说(shuō)沁出(qìn)戛然而止(jiá)屡见不鲜(xiā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大伯喜爱小动物,退休金虽不多,却收养了不少流浪的小猫小狗,有人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B.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承载国人太多希望的著名运动员刘翔因伤弃赛,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反响,人们对其评头论足,褒贬不一。C.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内容,不正是旧瓶装新酒吗?D.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图书,他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风景名胜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次由民间学术团体发起的研讨会,深入研究了西部地区在职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B.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强调,从源头上和多方面开展打击制贩假人民币,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利益。C.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D.他的病情今后怎样,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与医生配合。4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空中的飞鸟是歌唱着的②陆地上的兽类是喧嚣的③地上的喧闹④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⑤但是人类却兼有了海里的沉默⑥与空中的音乐二、阅读鉴赏(5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12分,每小题4分)人文精神西方著名哲学家尼采曾将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生存的教育,其目的是追求知识,获取尘世幸福,赢得生存竞争;另一种是文化的教育,其目的不是个体生存需要和尘世幸福,而是直面永恒的生命意义。尼采的这一观点虽未道尽教育的全部内涵,推崇的是精英化、贵族化的教育思想,但这种文化教育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对今天的现代大学教育不乏重要的警醒和启示意义。教育的最高境界应当是追求人文精神,实现生命的意义。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它以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创新独立为基本特征,崇尚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社会责任,守护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与精神资源。倡导和传播这种人文传统是现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宗旨,注重人文教育是大学永恒的使命。有学者指出,我们的大学教育越来越受到专业主义和实用主义取向的限制,过于注重专业教育和实用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整体设计“重术轻道”。有学者认为:“今日,大学之最流行的形象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了。在这种情形下,大学已非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大学与社会间的保持清静思维的距离也消失了。”的确,在单一的专业化教育占主导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往往是“单向度的人”。优秀的人文精神来自中西方人类最宝贵的价值理念和理想,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内在的思想与精神支撑,而这些最宝贵的精神资源无疑发源滋长于大学。大学作为人类的“智慧之花”,它的根底是人文教育(亦称博雅教育、文化教育),这种教育是大学与生俱来的。自大学诞生时起便被视为人类精神的城堡,而非仅仅职业培训基地。大学阶段是人的精神成人的时节,也是灵魂发育的季节。纽曼曾指出:人文教育追求的是心智上的卓越,受到完备的人文教育会使人“拥有受过教养的心智,精致的品位,正直、公平和冷静的头脑,以及生活行动中的高贵而又有理性的姿态等等……”。怀特海也认为:大学的存在目的在于培养人富有想象力的学习与研究能力,而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培训。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并非截然对立,大学不可能遗世独立,不可能脱离社会的需要而存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二者中,人文教育是基础和底蕴,专业教育则应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不能代替人文教育,它不能成为大学教育与大学文化的唯一承担者。实践证明,如果只重专业化实用化教育,学生往往只有单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