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概率2.摸到红球的概率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体验过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做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在七年级上学期中学生已接触了不确定事件,前面两节课通过活动感受了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为进一步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奠定了知识技能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从事统计活动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概率是新教材根据新课标新增添的内容,它与我们现实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紧密性,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节课中体会概率的意义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学好本章的关键。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概率和确定数学一样也是科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中的众多问题;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概率的思维方式与确定性思维的差异。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随机观念才能明智地应付变化和不确定性,这也是构成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概率的重要原因本节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摸球游戏,帮助学生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体会概率的意义;根据已知的概率设计游戏方案。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容易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及合作交流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环环相扣的、层层深入的问题设置以及分组游戏的设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教学重点:1.概率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应用。2.根据已知的概率设计游戏方案。教学难点:灵活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教学方法: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结合本节课内容主要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手段和教具准备:自制球箱,准备了红、白色乒乓球若干,并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平台。三、教学设计分析本节课共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复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游戏中体验和发现新知、新知的整理、讲授过程、新知的应用过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第一环节复习活动内容:课件显示活动目的:本节课的内容是从概率的角度更深层次的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尤其是要学会简单的概率计算的方法。所以在学习新课以前复习有关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的例子有利于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为本节课的重要结论:“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如果A表示不确定事件,则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