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学情分析】学生对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和联系,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能自主设计和连接电路来测量用电器电功率,也存在困难。【教材分析】电功率在整个章节是重点也是难点,本节通过实验得出额定电压、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分析得出结论。根据“伏安法”自主设计并连接电路来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能正确处理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器铭牌上的一些参数含义,能区分额定电压和实际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器的额定功率,进一步学习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3)设计并完成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正确处理实验中遇到的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选取表的量程、电源大小等问题2.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能准确安全的连接电路,并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控制灯泡的亮度,能对比观察出小灯泡明暗程度。掌握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2)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通过互相探讨得出最佳方案,提高学习效率。在共同完成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教材重点和难点】1,重点:(1)观察小灯泡亮度变化认识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以及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的概念。(2)设计实验及画出电路图,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2,难点:(1)学生能自行设计科学的、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对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以及实验中各种故障的排除。(2)对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区别和联系。【实验器材】电池组(6V),开关,小灯泡(2.5V),小灯泡(3.8V),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策略】组织学生观察小灯泡所标出的电压值并思考———让学生观察电路图并思考滑动变阻器作用,选择电压表量程———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小灯泡亮度变化———介绍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概念——让学生自主设计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测出额定功率、实际功率——讲解例题,进一步理解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区别。【教学过程】(教案)教师教学活动(学案)学生活动达到目标研究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1.各组实验桌上的两个小灯泡,有区别吗?为什么?2.在图17-13中,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应该怎样接入电路?3.把小灯泡接入电路中,电压表应该选哪个量程?1,两个灯泡,标出的电压值不同,一个是2.5V,另一个是3.8V。2.移动滑片,能改变电路中电阻,使电路电流改变,从而使灯泡两端电压改变。其接法是一上一下。闭合开关前,滑片处于电阻最大值。3,标2.5V的小灯泡应该选电压表0~3V的量程,标3.8V的应该选电压表0~15V的量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对知识的推理、总结能力。各小组按“活动1”的要求进行实验,观察灯泡亮度变化,并填写实验表格。电压等于灯泡标出电压:亮(正常)电压大于灯泡标出电压:较亮电压小于灯泡标出电压:较暗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小灯泡(用电器)两端电压等于其标出电压时,灯泡正常发光(正常工作),此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分别叫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这时消耗功率为额定功率。小灯泡不在额定电压下工作(非正常工作)时,对应的电压、电流、电功率,叫实际电压、实际电流、实际功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区分性学习,能抓住关键区别。测算小灯泡的电功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1,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应该要测量哪些物理量?用什么仪器来测量?2,电路图怎么设计?1,根据P=UI,可知要测量电压和电流,该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2,电路图: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灯泡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严谨的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