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到使用简单机械不可能既省力又省距离。2.经历探究斜面的过程,初步认识功概念的来源。3.知道功的物理意义、符号、单位。4.初步认识功的计算公式,了解1J功大约有多大。【教学重点】功概念的建立,功的单位、计算公式。【教学难点】通过探究斜面,体会力与距离之间的关系,认识功的物理意义。【教学过程】一、明确学习目标学生默读学习目标,圈点陌生的词组(概念)和语句(规律)。二、基础学习学生分学习小组,依据导学案给出的学习思路、方法和要求,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动手实验,完成基础学习的问题,获取知识。三、合作交流1、组内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汇总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2、小组展示学习成果。黑板展示学习成果。组内纠错、组间纠错、组长点评(集体纠正)。(教师引导回顾基础学习内容,形成析疑解难问题。)四、析疑解难1、利用斜面探究“有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实验的操作,几个物理量的测量。斜面应尽可能光滑,减小摩擦力对实验数据的影响。2、学生对照学习目标进行课堂学习总结。五、达标检测学生完成达标检测,组内交流。六、课外学习指导学生复习巩固,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