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从海水中提溴和碘(共5课时)第3课时进一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理解元素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的关系。学会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以及用化合价升降或电子转移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2)学会用双线桥和单线桥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氧化还原原理,经历从“得氧与失氧”到“化合价改变”到“电子转移”的分析过程,理论探究的基本方法;经历提炼概念的过程,认识准确、精炼地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方法。(2)明白“表象(化合价变化)”与“本质(电子转移)”之间的关系,能从本质上描述并表达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明白“电子转移”才是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因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透过化合价变化的现象,看到电子转移的本质。从而感悟“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对氧化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的学习,感悟“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角度来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2.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三.教学用品教学多媒体系统,(PowerPoint、FlashMX)四.教学流程1.设计思想本课设计思想的主要依据是体验教学。体验是一个人对愿望、要求的感受,是一种特殊的活动,更是一个过程,也是活动的结果,即亲历学习过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体验能产生情感,是一种有指向意义的活动,体验是主体与客观世界发生关联最直接的方式和途径,体验总是体验者自己的事,必须亲身经历。本课设计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和师生相互活动,要同学亲历从“感觉(得失氧)”到“表象(化合价改变)”再到“概念即本质(得失电子)”的认识事物的过程。本课的后半部分,主要是概念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外延。2.教学流程用心爱心专心情景引入:“得失氧说”a引导、讨论、发现“化合价升降说”b发现13.流程说明(1)本设计分两个层次,一是以实线框和实线箭头表示的教学流程;二是以虚线框和虚线箭头表示的人们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a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氧说”,b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价升降说”,c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得失电子说”,d为“对概念进行‘提炼’”,e为“表达训练”,f为“总结应用”。(2)a单元:回忆初中化学有关学习内容,并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并形成结论。CuO+H2Cu+H2OFe2O3+3CO2Fe+3CO2(3)b单元:引导分析上述两个反应除了发生得失氧以外,在反应前后还有什么发生了改变?通过讨论,学生自由发言,关键要引导同学找到“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了改变”,并与a单元结论关联,有相关发现。(4)c单元:突破难点的措施:①重现伏打电堆实验,让学生关注有电流产生,与电子有关。②通过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探究化合价改变与得失电子的关系,并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联,有相关发现。(5)d单元:联系结论2和结论3,让学生自己寻找记忆的方法:(6)e单元:要学生不看结论2和结论3,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训练,目的是要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重点内容记忆牢固,理解准确,可结合不同类型的反应进行分析。(7)f单元:总结是进一步将本课学习内容的进一步升华。应用是对概念的延伸,(8)通过学习,要学生课后整理本课学习内容,形成知识框架(知识目标)。(9)其它建议: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的微观动画,可链接“中学化学资料网”,网址:http://www.e-huaxue.com/file/271.htm五.教学案例1.情景引入用心爱心专心d记忆方法结论:概念概念提炼f化合价与氧化还原性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总结应用e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表达训练“电子转移说”演示实验;动画。c发现21)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Lavoiser,1743~1794)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时,什么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2)氢气也能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是氧化还原反应吗?Cl2可以用做氧化剂吗?(3)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是:Fe2O3+3CO2Fe+3CO2在化学反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