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从容说课本课以“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为主题,以德国为典型事例叙述了在20世纪30年代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叙述了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及“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家的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的严重威胁。本课重点是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德国和日本尽管在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即德国纳粹党是以逐步夺权的方式,日本则是以控制内阁的方式),但两国的法西斯势力都是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发展起来的,它们都是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它们所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也正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两国在法西斯政权建立及对内对外政策方面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典型性。第二,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既承接前一课所述“经济危机”,又诱使学生思考下一课有关二战爆发的内容,它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关键内容。本课难点是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主要由于初中学生缺乏对经济危机方面知识的积累使之对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加速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理解较为困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2.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20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共同特点是:都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法西斯政权是最反动、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各国法西斯势力发展与相互勾结,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教学重点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教学难点经济危机和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教学方法1.纵向联想法。由于本课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故教师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结合前边学过的知识进行理解,形成阶段性知识系统。2.讲述法。对于本课的一些知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化难为易地进行讲述。3.讨论法。对于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等知识点,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结论。4.归纳法。在本课小结时,可以采用此法。教具准备1.投影仪。2.相关的图片资料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语示例一]同学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分子曾经对犹太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当时杀人的一种方法就是把犹太人驱赶到伪装成浴室的毒气室里,使他们窒息死亡,然后在焚化炉里变成灰烬。那么,第一个揭开纳粹毒气室秘密的人是谁呢?是库特·格斯坦。一个包裹在党卫军丑陋军衣下的高尚灵魂。党卫军中尉库特·格斯坦曾负责向纳粹集中营提供氢氰酸,用作屠杀犹太人的毒剂。还是他,因自己被裹进这罪恶的计划而深以为耻,冒着生命危险揭露了纳粹暴行。他说:“我不能对眼前发生的一切视而不见。”1945年春天,纳粹日薄西山,格斯坦终于有机会逃到了法国人那里。因为法国人始终不肯相信他的辩护,格斯坦以一名前纳粹分子的身份被判战争罪遭到监禁,从此他就从这个世界销声匿迹。1945年7月23日,格斯坦三年前在火车上遇到的瑞典外交官奥托男爵从赫尔辛基给伦敦去了一封信,坚决请求盟军“重新审理库特·格斯坦一案,以便认清格斯坦那崇高的灵魂”。然而太晚了,这封信发出后仅过了两天,人们发现格斯坦吊死在监狱里,他的尸体随后被草草地丢进公墓。历史就是这样善于以悲剧的结局收场。直到1965年,库特·格斯坦的事迹才得到承认。这段史实曾被写成一部话剧。最近,法国人又把它改编成电影。由于这是教廷历史上极不光彩的一页,影片引起争议,“双面人”库特·格斯坦的故事也再次被人提起。那么,历史上的德国是如何迫害犹太人的?他们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