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问题解决评价单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思路结构,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2.品味语句蕴涵;了解作者的比喻艺术。作家作品生字词注音、解释笼统精髓羡妒梵文轻鸢剪掠蹙颦撩人慨叹饶恕s叫嚣回肠荡气:吞言咽理:尖刻斩截:诗心:文章思路(划分层次,写层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分为三小层)第四部分:1理解下列句子第一部分1、“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2、“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第二部分1、作者提到中国文化中的绘画和逻辑,目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2、理解:“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3、理解:“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4、“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一句中,“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分别指此段中的什么?并结合全段体会这句话的含义。2第三部分1、本段提出了一个比较对象,是谁?比较得出中国诗的什么特征?中国诗简短的形成原因是怎样的?2、“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闪电战”“轻鸢剪掠”指的是什么?3、“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是什么修辞手法,具体含义是什么?4、解释“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的含义。5、怎样理解“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6、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根据文意解释“易尽”和“无垠”的含义。7、理解“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怀孕的静默。”8、“怀孕的静默“引用了哪些人的话?39、中国诗歌“富于暗示”,有哪几种具体表现形式?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10、理解“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句话。11、作者认为“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与哪两点原因有关?12、理解“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这句话。第四部分1、“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2、为什么说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3、依据全文,谈谈你对“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一句含义的理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