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教学设想: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而物理何尝不是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从根据课本插图而制作的“问题”模型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揭示这堂课的学习任务:如何使亮灯同时亮起来?如何设计出符合生活实际的吊灯和壁灯的连接电路。这节课实物展台和多媒体课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1)适时图片、视频等展现生活场景和实际问题,承上启下,过渡自然(2)通过flash动画等展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知识与媒体有机结合。(3)灵活互动,完美总结,知识与能力得到升华。最终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会区别串、并联电路,熟练串联、并联电路图绘制和连接串联、并联实物电路。2、通过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和识别方法,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并联电路的事例。提升学生的对比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3、能应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电路应用问题,并依据要求完成简单的电路设计。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的操作使学生掌握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方法。2、让学生能根据设计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同时尽可能让学生动手设计一些有应用价值的串、并联电路。3、在处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的物理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判断生活中电路的连接方式,让学生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激发学习热情。2、在观察、发现、比较、归纳过程中产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和成就感。重点: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按要求画电路及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2、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参与教学及实际体验过程中,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处理并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难点:1、串并联电路的识别;2、串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教学突破:通过自主设计,动画展示、实验知道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在通过观察、对比探究出串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课件指导学生实物连接,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互助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和获得能力的提升。教学设计:展示模型:很多同学房间里面都装有吊灯和壁灯。有人制作了一个模型,上面也安装了吊灯和壁灯,老师把它带来了。同学们请看,我闭合开关,两灯同时_____?生:亮了!师:我再断开开关!两灯同时_______?生:灭了!师:这两灯是如何连接的呢?这样的连接符合生活实际吗?如果不符合,如何改进呢?今天我们专门来解决这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那首先就得想办法让两个小灯亮起来?如何让同一电路中的两个小灯亮起来呢?同学们想想办法,方法唯一吗?(展示幻灯片)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首先设计电路图。然后同学们可以根据你们设计的电路图,尝试连接实物电路,检验同学们的设计是否正确。连接实物电路时,应注意这些问题啊?(手势)师:下面请同学们首先设计电路图,然后根据电路图来连接实物吧。1、提出的物理问题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展示问题模型,导入新课2、提取物理模型,把生活中的问题搬到课堂:尝试在同一电路中让两个灯泡亮起……教师巡视,收集学生所设计的串联电路(3张)和并联电路(2-3张),实物投影展示。师:同学们,能使两小灯都亮起来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的设计非常正确,老师收集了几个同学设计的电路图,同学们看看,你们能把这些电路图分类吗?(教师编号)生:第*张、第*张和第*张是一类的,第*张和第*张是另一类的。师:好的,这样分类其他同学同意吗?生:同意!师:同学们的分类非常正确!这两类电路中的用电器连接方式是不一样的。这类用电器的连接是逐个顺次连接的,另一类用电器的连接方式是并列连接的。(板书“逐个顺次连接”、“并列连接”)(幻灯片)在物理学中,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的方式称为串联(板书“串联”),用电器串联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把用电器并列连接到电路两点间的方式叫做并联(板书“并联”),用电器并联的电路称为并联电路。师:噢,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用电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