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教学设计教材内容:5.4《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沪粤版新教材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单元第四节(需要一个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一节探究课,探究是科学的灵魂,而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核心,探究教学通过猜想、设计实验等完成教学过程,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和思考深度。教案从学生身边常见的物理现象出发,引出问题,应用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方法,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建立物理概念,让学生通过协作交流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物质的物理属性已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只是在如何比较物质的硬度方面有一定的难度。比较多种物质的硬度,并按硬度大小排序,学生的猜想各不相同,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必须事先建立一个比较的基准点,然后再比较有关物质硬度。基准点的选择决定了探究方法的繁简,一般以你认为硬度居中的物质作第一基准点,这样可将物质分成两类:一类硬度较大的,一类硬度较小的。然后在硬度较大的部分按上述方法分类排序,最后在硬度较小的部分按同样的方法分类排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了解物质的物理属性的多样性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观察的和实验的方法去认识物质的一些属性,学会比较物体的某种物理属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参与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和实验的兴趣、习惯、认真细心的品质、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激发探究自然界奥秘的浓厚兴趣。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物质物理属性,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感受自然物质的多样性,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真正掌握物理知识。教学重点:除状态、比热、密度外,物质的物理属性:硬度、透明度、导电性、导热性等。教学难点:比较物质的硬度。教学准备磁性实验:磁铁、铁块、铜块、铝块、磁针;(1套演示实验)导电实验:示教电路板(电池、灯泡、开关、鄂鱼夹、导线)、笔芯、塑料线、电解槽、水、硫酸铜;(1套演示)导热实验:火柴、蜡烛、铁钉、粉笔;(15套分组);硬度实验:玻璃、铁皮;(15套分组实验);其他:8张练习灯片;6张游戏卡片:(标有镍、铜、硅、塑料、金刚石、海水六种物质的);投影灯泡1个,塑料带6个,杯子课前准备:(10分钟)把磁针磁化水调投影仪请班长发分组器材(粉笔、铁钉、玻璃、铁片)教学过程复习或导课师:同学们,这几天江西卫视每晚都在播《春秋战国》的电视剧。每晚我都在看,哪位同学也喜欢看呢?生:师:你知道有关勾践剑和夫差矛的故事吗?喜欢听吗?师:下面我给大家讲课本72页有关勾践剑和夫差矛的故事:1965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的一号墓的越王勾践剑,剑长55.7厘米;1983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马山5号墓的吴王夫差矛,全长29.5厘米。现在都被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据说这两件兵器锋利无比,制作极其精美。去年有位游客在“观勾践剑和夫差矛”这两个国宝后,吟诗一首:《吟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宝剑因矛铸,寒光乱古风。千秋人天后,却是比邻朋。讲的是春秋时期是一个大国争霸、战争频繁的时代,任何一个诸侯国,要想图生存、求发展,都必须发展武力。因此各国都大力从事军务建设,悬赏重金,鼓励工匠制造武器,2000多年前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他们是敌人,在战场上剑矛相见,格外眼红。2000多年后的今天,勾践剑和夫差矛却被放在一起,成为朋友,供游客欣赏。同学们,想知道勾践剑和夫差矛谁厉害吗?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四章第一节。(板书)4.1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新授标题教学设计物质的磁性师:所谓属性就是性质、特点。(板书)性质、特点(灯片1))(从生活走向物理)请同学们观察72页4-1所示的各个物体,它们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呢?我们主要利用它的什么性质、特点?例:1.“勾践剑和夫差矛”是由青铜和锡等合金组成,主要利用它硬度的属性。2.“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上海金茂大厦”建筑宏伟,它用到_玻璃__、隔音板_、空心砖_建筑材料,这种物质具有_透明__、_隔音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