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家庭电路中电流和用电器总功率的关系。2.通过推导把实验结论从理论上加以验证。3.通过演示保险丝被烧断的实验,加深学生对保险丝作用的理解。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教学难点:理论推导验证实验结论。教学准备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交流电流表一只,100瓦和60瓦的两只白炽灯,一只60瓦的台灯,500瓦电炉一只,不同规格的保险丝几根,写有例题的小黑板一块,铜丝。设计思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本节乃至本章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如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变化情况,理解原因。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为本教学设计的主旨。引课提问:在家庭用电尤其是用电高峰时,常常会出现保险丝熔断、跳闸现象。你知道这个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吗?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新课教学,按照“演示实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几个环节进行。用电器总功率过大通过演示课本图19.2-1实验,重在给学生直观认识:总功率过大,保险丝熔断。这一现象的理论分析,可引导学生比较两次计算结果,分析得出:总功率越大,干路中的电流越大。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从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变化、电流的变化、电功率的变化,多角度进行理论分析,活跃学生思维,学以致用。指出:最近几年,我国城乡的许多地区在进行供电线路的改造,改造的内容之一就是把输电线换成更粗的,将电能表的额定电流换成更大的,尽可能满足大家的用电需求。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短路演示课本图19.2-2实验,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短路时,电路中电流过大,使保险丝熔断,但灯没有烧坏。画等效电路图,引导学生运用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与电阻成反比的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组织学生讨论家庭用电时,在哪些情形下可能发生短路现象?应怎样做才能避免发生短路,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的教育。保险丝的作用演示课本19.2-4实验,让学生观察对比两端金属丝的变化情况,使学生既对保险丝的作用获得具体的感性认识,也能直接看到不能用铜丝、铁丝代替保险丝。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从理论上说明从选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保险丝的实际应用,这里可以简要说明,保险丝越粗,熔断的电流就越大;实际选择合适的保险丝,应该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最大的正常工作电流。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已不再使用保险丝,而用带有保险装置的空气开关代替。教学过程一、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在家庭用电尤其是用电高峰时,很多没有经过电气设备改造的家庭电路中,有过保险丝被烧断、跳闸现象的情况吗?请说“有”的一位同学说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被烧断的。学生:1.使用电炉1.使用空调2.电线绝缘皮老化……引入新课:保险丝被烧断、跳闸现象,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的呢?二、进行新课1.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是引起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①演示课本19.2-1增容实验: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在干路上串联一个交流电流表(课前就把它接好),电路中有额定功率分别为100瓦和60瓦的两只白炽灯。A.闭合开关1,使100瓦的灯亮,请一同学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B.闭合开关2,使60瓦的灯也亮,请一同学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1。C.在插座中插入一只60瓦的台灯,请一同学读出电流表的读数I2。②小结:从实验看到,逐渐增加并联的灯泡数,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增大。说明干路中的电流随用电器总功率的增大而增大。③继续演示实验。将台灯换上一只500瓦的电炉。这时听到“啪”的一声响,灯全熄了,同时看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较大幅度后又指向零。学生从中可以知道,是由于电路中电流过大,使保险丝烧断了。教师提问:同学们可不可以找到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呢?④带领学生计算刚才三盏灯都亮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教师引导再让学生自己计算换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