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备栏高邮市车逻初中八年级(下)物理教案课题§8.2重力力的示意图(第2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知道力的三要素;2.知道用示意图表示力的方法,并能正确画出力的示意图;3.通过观察,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一、预习交流:二、互动突破:(一)力的三要素1.预习先知:在物理学中,通常把力的、和称为力的三要素。2.交流一下课前活动的结果:哪一种方法最省力?哪一种方法不能将门关上?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3.重力的作用点,也叫重心。你知道重心在哪儿吗?(1)阅读课本P60“重心”可知: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力作用点(即重心)在物体的。(2)说一说: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的确定方法。(3)思考: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二)力的表示1.力的示意图复备栏(1)预习先知:物理学中常用一条带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在箭头的旁标注力的。这种表示力的图称为力的示意图。(2)自学教材例题,并在课本图8-20上作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3)归纳小结:力的示意图的画法,通常用“三定两标”法。“三定”:即①定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若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的作用时,作用点统一画在物体的重心上);②定方向:根据题意,正确画出力的方向;③定长度:在同一个示意图上,若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的长度应越长。“两标”:即①标箭头:在力的末端标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②标力的数值和单位:在箭头旁标上表示力的字母及力的数值和单位。(4)练一练:①如图1所示,放在斜面上质量为5kg的物体,受到斜面对它的30N支持力,请作出该物体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②撑竿跳高运动员在跳起的过程中,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一个是弯曲的撑竿对他的弹力。设运动员的体重为600N,弹力的作用点可以认为在人的重心,方向是斜向上45°,大小为900N。请画出运动员在图2所示的位置时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2.力的图示阅读课本P60“力的图示”,谈一谈: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区别?(三)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1.阅读课本“生活·物理·社会”可知: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这种能叫做。常见的两种势能为和。2.你知道哪些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吗?四、总结提升:1.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图1图2复备栏2.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力作用点(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3.物理学中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在箭头的旁标注力的大小。这种表示力的图称为力的示意图。4.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叫做重力势能。常见的两种势能为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四、当堂训练:1.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图(甲/乙)所示情况的效果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2.三峡水电站是利用大坝把水拦住,把水位变高,从上游流下的水带动发电机发电,这说明大坝拦在上游的水具有()A.弹性势能B.重力势能C.动能D.以上三种能均具有3.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下面各力:(1)如图甲所示,作出某人用大小为15N按图钉的力;(2)如图乙所示,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作出它所受细线的拉力;(3)如图丙所示,重为10N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五、课后作业:(一)第二节(第2课时)课后巩固:1.开门、关门是我们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如图所示,现在让我们从力学的角度来考虑以下有关开、关门的问题。(1)按照图中FA所表示的方向用力,(能/不能)打开门。(2)用方向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先后作用在B点,关门容易的是较(大/小)的力。(3)用同样大小的力按图中的方向分别作用在B点和C点时,关门容易的是作用在(B/C)点的力。(4)由以上活动,可以得出结论: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有关。2.将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推它,F1=F3=F4>F2,使其发生A、B、C、D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则ABCD(1)对比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2)对比两图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