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文体特征,探知阅读规律非连续性文本是指围绕同一主题而呈现出来的多则材料。这些材料往往与同一个人物或事件相关,但是所侧重的方面、观察问题的视角、讨论的焦点有所不同。阅读此类文本可采用以下三个步骤:步骤一:迅速浏览构成阅读文本的几个材料,确定文本的构成。步骤二:细读这几则材料,勾画标注新闻的关键信息。如新闻的陈述主体(话题)、陈述的新闻的关键信息点等。如果有图表材料,还要仔细分析图表。步骤三:思考这几则材料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命题者为什么将这几则新闻材料放在一起考查,进而概括文本主旨。◎(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①,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②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③(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④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⑤(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回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步骤一:迅速浏览构成阅读文本的几个材料,确定文本的构成。文本由三则材料构成,第一则材料介绍了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及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第二则材料介绍了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第三则材料以“墨子号”为例,介绍中国先进的实验设施。步骤二:细读这几则材料,勾画标注新闻的关键信息点。材料一报道媒体:《人民日报》。陈述主体:我国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关键信息点:[信息点1]“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①[信息点2]我国量子通信研究已突破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②题源对接:此信息有助于判断第1题A项。[信息点3]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两者安全性能高,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③题源对接:此信息有助于判断第2题A、B两项。材料二报道媒体:《自然》。陈述主体: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关键信息点: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是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④⑤题源对接:此信息有助于判断第1题B项和第2题C、D两项。材料三报道媒体:《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