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教案守财奴●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理解并学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形象的动作和传神的细节来刻画人物的方法。2.认识守财奴丑恶的本质和卑鄙的灵魂,进而认识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本质。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悟、理解、讨论、鉴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守财奴那种对金钱的痴迷所导致的人性的丧失。●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识守财奴丑恶的本质和卑鄙的灵魂,难点由葛朗台的吝啬、守财而导向金钱对人性的扭曲这一深刻主题上来。●教学思考1.课文中,葛朗台的表现是多变的,但一切为了金钱的本质却始终如一,多变的表现围绕着不变的本质转。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变认识其不变,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2.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细节描写中自然归纳。●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了解作者。阅读课文,分析葛朗台这个艺术形象。可以向学生提供资料:巴尔扎克是18世纪到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的时期,也是资产阶级上升和封建贵族没落的更替时期。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他的小说集总称为《人间喜剧》,共有90几部长、中、短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便是其中著名的一部。《人间喜剧》形象地反映了法国封建贵族阶级的没落,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历史。二、导入在世界文坛上,有一些文学大师们创作小说中的主人公,由于其形象的典型性的巨大影响,他们早已超出国界,引起了各国读者的共同兴趣?守财奴葛朗台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的节选《守财奴》。三、简介与本文有关的情节在欧也妮23岁生日的晚上,葛朗台在巴黎的侄子查理因父亲破产自杀而投奔葛朗台的家,欧也妮与查理一见钟情。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和侄子的处境毫不同情。更不用说把女儿嫁给一个破落户了。于是他把查理送往印度去经商。在临别之际,为了帮助查理实现发财还债的计划,欧也妮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送给查理,查理也将母亲留下的一个贵重精美的梳妆匣寄存在欧也妮这里。当葛朗台知道女儿把积蓄送给查理后,大发雷霆,把女儿关了起来,妻子吓得一病不起。公证人克罗旭向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如果妻子死了,女儿有权继承母亲的财产。于-1-是葛朗台跟女儿和好,并讨好妻子,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也可以让熟悉情节的学生介绍。四、研读课文1.情节的丰富多彩和巧妙发展。作品用丰富多彩的情节集中地表现守财奴的性格。奇事迭出,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巧妙发展。葛朗台为了剥夺欧也妮的继承权,打定主意,对女儿采取“巴结”“诱哄”的策略,可是一到家,一见梳妆匣上的金子,既定方针完全忘在脑后,故事就出现一个反向的插曲,爆发了一场争夺战,几乎闹出人命。冲突以太太晕过去为转机,葛朗台摇身一变,是另一副令人作呕的丑态。家庭风波对太太来说却是催命,太太一死,继承权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两斤金子的争夺全然不同,先前葛朗台对女儿凶狠得荒唐,这回却是温柔得荒唐。表面的温柔掩饰着内心的贪欲与惶恐。先前欧也妮为保全梳妆匣以死相拼,这回对几百万的遗产却又淡然处之,葛朗台的紧张成了完全主观的紧张,可笑的紧张。在两宗大的事件之后,是种种有趣的琐事,结尾又是令人惊讶的一笑。大大小小的情节组成守财奴晚年的一部性格史,令人惊叹世上还有这样一种人。也可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写梳妆匣风波,而写葛朗台回家后就怎么巴结女儿、诱哄女儿,对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什么影响?葛朗台哪些举动不符合年龄特征?由此着眼,容易掌握故事情节精彩之处。2.人物形象分析◎葛朗台葛朗台的性格特征,贪婪、吝啬、专横、凶狠、虚伪等,作品中都很明显,重要的是深入理解,看出葛朗台的自私、贪婪有什么特点,从而认识极端利己主义的本质、拜金主义的灵魂,认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者的历史特点。第一,葛朗台可谓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利己主义者通常是为他的家庭,为他的老婆孩子,而葛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