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语文:5.19《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沪教版第六册)VIP免费

高三语文:5.19《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沪教版第六册)_第1页
1/6
高三语文:5.19《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沪教版第六册)_第2页
2/6
高三语文:5.19《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沪教版第六册)_第3页
3/6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目标1.领会本文主要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了解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循循善诱的君子风范,以及作为政治家的孔子对自己的政治思想、政治主张的坚持。2.抓住重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做好知识积累;掌握文言翻译的方法,提升文言翻译的能力。说明《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著作、语录体散文,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而《侍坐》一文结构严谨,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而评孔子的循循善诱的大师风范跃然纸上;而作为一篇言“志”的文章,在写出了学生的心志、性格,也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和政治主张。因此,把握对话的文体特点,通过对话了解人物性格特点,感受孔子形象,吸取智者智慧,把握作品思想主旨,就必然地成为本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内容。作为一篇较具典型性的文言作品,其文言知识和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本课教学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抓住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理解本文对话中表达思想的特点。2.难点:对人物的形象的把握和思想、主张的解读。说明:《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也可以看成是一篇记叙文。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文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谈话环境,然后在对话中从容展展开。因此,了解和解读本文的对话、了解文言对话中常用的句式,就成为教学重点,而理解文本对话中所展现的人物性格和所表达的思想主张,就成为本文教学的难点之所在。教学过程用心爱心专心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要求学生课前查阅孔子生平和《论语》的资料,选读《论语》中的一篇文章做比较阅读。教师可推荐《季氏将伐颛臾》等文章。2.你对孔子和他的语录体散文感受最深刻的是什么?1.课前查阅孔子生平和《论语》的资料,选读其散文,做读书笔记。2.交流读书心得,初步形成对孔子和他的语录体散文的基本认识。通过课前的相关阅读,使学生对孔子和他的语录体散文有所了解,并为深入研读课文获得感知性知识,引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初步思考。设疑导学形成整体把握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2.学生接力翻译,学生质疑,解决疑难词义及句式。[举例说明:1.读准字音,如: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ǔ。读清句读,如:由也/为之求也/为之赤也/为之小2.疑难问题,如:(1)“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2)“如或知尔”,即:如果有人要了解你们。(3)“则何以哉?”即:那么你们想干点什么呢?(4)加之以师旅。即:有别国军队1.齐读课文2.圈划字、词、句式,提炼问题。3.师生交流互动,问难释义解疑。1.疏通全文,为后面深入学习作好铺垫。2.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的特点。用心爱心专心来侵略它。“以”,介词,用、把。]深入研读,探讨文本精义1.这篇课文描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2.从孔子和学生畅谈理想的动人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习惯于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3.你了解孔子的哪些教学教育思想?4.你能不能像孔子的学生一样,在同学、老师面前谈谈自己的人生理想?1.讨论回答。抓一个关键字:“侍”。(“侍”决定了谈话不同于一般的“座谈”、“闲谈”、“畅谈”;因为这种师生关系,气氛显得有些严肃、郑重。)2.学生回答:平等交流,尊重学生;循循善诱,善于启发。3.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4.学生交流、畅谈理想。在对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用设问法解析课文,可以再现孔子和学生畅谈理想的动人场景,使学生走进文本中去,从而在文本阅读中产生共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1.用原文句子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2.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并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1.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子路: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冉有:治理“方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语文:5.19《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沪教版第六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星河书苑+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从事历史教学,热爱教育,高度负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