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涵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五个基本总量及其相互关系实际GDP与名义GDP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与经济福利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本章知识结构图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核算方法,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总量的关系,注意区分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了解经济福利的内容。案例导入中国的世界经济地位,1700~2015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一直是世界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但是它发展的节奏同世界通常的模式有着截然的不同。在宋朝的末期,中国无疑是这个世界上的领先经济体系。从1300年至1820年,中国经济受到了从元朝至明朝,再由明朝到清朝之间出现的多次动乱的影响,这个时期是一个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时期,该时期人口的大量增加与生产的增长几乎是同步的。虽然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大大慢于中国的速度,但是到1820年时,它的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是中国的两倍。在这几个世纪之中,中国基本上同世界经济隔绝。即使如此,1820年时中国的总产出仍居世界第三位,而它在世界人口中的比重还会更高一些,按照世界的标准,它的人均收入水平仍然是令人钦佩的。表9-1中国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700~2015年年份170018201900195020012015GDP(10亿1990年国际元)中国83229218240457011463美国0.5133121456796611426世界371696197353263714857947中国占世界比重(%)22331151220人均GDP(1990年国际元)年份170018201900195020012015中国60060054543935838265美国5271257409195612794835420世界6156681262211060417154中国/世界0.980.900.430.210.591.16现在让我们来展望一下2015年时可能的情况。如果使用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人口预测数据,同时假定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可以保持它在1990~2001年期间的速度,那么到2015年时,中国可以在GDP总量和人口数量上同时获得它昔日曾拥有的头号世界经济地位资料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中文版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案例分析: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第一,在1820年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人均收入也处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二,从1820年至1950年,由于战争等原因,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急剧下降,人均收入也大幅下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第三,1950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高速发展,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有关指标正在迅速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作者预测能实现,到2015年,从经济总量上来看,中国将与美国并驾齐趋,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从中我们应该得到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足够信心,我们一定能取得我们前辈曾经拥有的世界经济领导地位,同时更应该懂得珍惜目前的安定团结、和平繁荣的发展环境,以及坚持改革开放对于我国未来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其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要想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国民经济活动,就必须要有一套定义和计量总产出或总收入的方法,这套方法即是通常所说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经济学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相对科学、系统和合理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采用1993年经联合国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9.1国民收入核算体系9.1.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在整个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理解这个定义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所谓市场价值就是产品或劳务的数量与价格的乘积,所以GDP的数值不仅受到计算期产量变动的影响,也会受到计算期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2)GDP只测定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GDP。最终产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出来直接供人们消费的产品,中间产品是指生产出来后作为下一道生产程序投入品的产品。在实际经济中,某些产品既可以作为最终产品,也可以作为中间产品。例如,煤炭在用作燃料发电时是中间产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