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D.杜威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2、A)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3、B)B.阶段性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4、C)C.青年期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5、D)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6、B)B.课程标准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7、D)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8、C)C.启发性原则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9、B)B.演示法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10、A)A.外部分组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11、A)A.内容型策略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12、C)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13、B)B.体谅模式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14、C)C.平行管理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15、B)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判断题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1、√)2、少年期是多事之秋,心理学家称之为“危险期”,因此,对这一阶段的少年一定要严加看管。(2、×)3、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3、√)4、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知识授受的关系。(4、×)5、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5、×)6、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7、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7、×)8、德育的过程具有多端性。(8、√)9、依据科尔博格的道德认知模式进行道德教育主要用的是道德两难故事法。(9、√)10、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核心,建立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10、√)四、简答题1、试述当代教育民主化的表现。1、一方面,它追求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甚至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2、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2、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3、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3、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4、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4、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5、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5、(1)理论假设(A道德发展论,B道德教育论);(2)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A道德两难问题及其设计,B道德讨论中的引入性提问,C道德讨论中的深入性提问);(3)简要的评论(A认知模式的缺陷,B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其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一、单选题。从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不选、错选、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句话出自()D.《说文解字》2.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B.科技进步3.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D.人的现代化4.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的时间是()A.1996年3月5.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称为()C.成熟6.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A,顺序性7.教育制度的主体是()B.学制8.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C.共产主义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C.培养劳动者10.综合课程论把合并数门相邻学科内容形成的综合课称为()B.广域课程11.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B.教学大纲12.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13.社区教育的实质是()C.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