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措施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施工测量和监测一、测量基本安排本工程计划工期为360日历天,工期短,工程量大,测量小组人员安排5人,由其中1人主管,为使工程数据保持连续性,测量人员从开工基点复核至竣工验收,保持人员不变。测量工具安排如下:本工程拟用测量工具及人员安排表设备名称数量规格型号人员配备水准仪6DSZ2由项目部施工技术部组织成立专职测量放线小组,全面统筹工程测量放线工作。各组团分设测量放线组,由专职人员负责各自组团的测量放线工作。全站仪1DTM310经纬仪2J2二、控制点复测及控制网的建立(一)控制点1.控制点的确定对于建设单位移交的平面控制点,开工前组织复测。按原测设的等级和精度复测,复测后结果书面报监理单位确认。对于高程控制点,由城市水准点引入。控制点引至已建的周围固定物上。保证对拟建建筑物有良好视角,且距离不超过25m。2.控制点的埋设(二)(三)(四)控制点的复测根据现场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对业主交付的控制点进行校核,并将复核结果交监理审核,经过监理审核通过后方可使用。(五)建立场区平面控制网1.2.工艺流程:对原控制点复测检核——现场选定加密控制点,埋石或打木桩,并编写点号——现场实测——内业平差计算坐标3.建筑方格网应在场区平整完成后在总平面图上进行设计,其布置原则如下:(1)(2)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3)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4)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4.5.一级控制网点的测放及各建筑物轴线控制网的引测主要采用全站仪进行,其余的测量放线则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尺进行施工测量。6.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和施工放线的基本依据,它是场区内的二级平面控制。(六)建立场区高程控制网1.2.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3.4.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三等水准测量,以上等级可作为建筑场区的首级高程控制。三、四、分项工程测量控制1.轴线控制测量2.3.竖向测量控制本招标工程各单体建筑物多为中层建筑,在竖向测量上均考虑采用外控法进行,直接利用经纬仪在室外轴线延长线上进行测量。4.结构高程施工测量5.6.施工抄平放线(1)地下结构的抄平放线1)工艺流程:分轴线测设——将标高引测到轴线桩——基坑中设置轴线、基础边线及高程标记——模板完成后,在模板周边放出基础面的标高——基础施工完成后,把轴线引测至基础面2)3)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再测设细部轴线和墙、柱、梁、门窗洞口等边线,放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2)(3)砌砖施工的抄平放线1)2)将平水标高引测在混凝土柱的一定高度位置上,与混凝土柱相连接的墙体相应位置应放出墙体的垂直边线,窗台、窗顶、门顶、洞底、顶等标高,作为砌砖的依据。(4)装饰施工的抄平放线1)2)室内装饰:根据各栋建筑施工图弹出相应的墨线,包括脚线、墙裙线、顶棚顶高程线、梁底水平线、装饰线及窗台、门窗顶、压顶、楼梯步级等的墨线。3)4)天面防水层、找平(坡)层等应按图纸要求放控制线。并在其完成面上按图纸和规范要求,结合各种隔热层块料规格放出脊缝、顺水缝、伸缩缝、饰面层收口及分隔缝的控制线。(5)水电安装施工的抄平放线五、六、建筑物沉降观测第四节第五节基坑支护工程一、基坑支护工艺流程第一段边坡挖土第一排钢筋钉锚杆第一段锚喷层第二段边坡挖土第二排钢筋钉锚杆第二段锚喷层第三段边坡挖土排水沟。二、普通钢筋锚筋(土钉)施工锚孔定位人工钻孔下入锚筋压浆补浆。1)2)锚孔成孔采用人工用短钢筋,凿成φ110㎜孔钻至设计深度后将孔内钻渣清理干净。3)4)φ16锚筋可先在钢筋制作场裁接好,并按2m间距在钢筋上设置对中支架,对中支架用φ6圆钢弯制而成,长10㎝,高3.5㎝,按2-3根均匀点焊在锚拉筋上(焊点应错开);5)6)注浆材料为32.5R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施工严格按水灰比掺料并搅拌均匀,必要时可加入适量(约0.5%)的FDN早强减水剂,以提高固结体的早期强度;7)三、喷射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