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煤矿爆破安全第一节爆破安全基础知识爆炸是某一种物质系统在发生迅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系统本身的能量借助于气体的急剧膨胀而转化为对周围介质做机械功,同时伴随有强烈的放热、发光和声响等效应的现象。爆炸分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类型。爆炸前后仅是物质形态发生变化,而其化学成分和性质没有改变的爆炸现象为物理爆炸;与之相反,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爆炸为化学爆炸,炸药爆炸就是典型的化学爆炸;核爆炸是由于核聚变或核裂变反应放出巨大的能量而造成的爆炸。一、炸药爆炸的特征(一)爆炸要素1.炸药的特征炸药有3个主要特征:①炸药是能发生自身燃烧和爆炸反应的物质。②炸药是具有化学爆炸特性的相对稳定的物质。③炸药的能量密度很高。2.炸药爆炸的三要素炸药要发生爆炸,需要满足3个条件,这3个条件又称作炸药爆炸的三要素。(1)放出大量的热。炸药爆炸过程中释放的大量热能是其对周围介质做功的能源。放热量小或吸热反应的物质,都不能维持反应的自动进行而发生爆炸。这是炸药爆炸的首要条件。(2)反应速度快。反应过程仅仅释放大量的热能还不足以形成爆炸,如1kg煤的燃烧比lkg炸药爆炸放出的热量还大,但煤的燃烧一般并不能形成爆炸。只有高速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来不及向周围膨胀,释放的热量才能集中,形成高温高压的反应产物才能对周围介质做功。(3)生成大量的气体。爆炸生成的气体是做功的介质,只有反应过程生成大量的气体,爆炸才可能发生。(二)炸药的反应形式与安全由于炸药的化学反应速度、激发条件、炸药性质和其他因素的不同,其反应形式也各不相同,一般可分为热分解、燃烧、爆炸3种形式。1.热分解热分解是缓慢进行的化学变化过程,在常温下也可以进行,但在反应过程中不产生火、光和声响,不易被察觉,对外界没有破坏作用。热分解的速度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温度越高热分解速度越快。当温度达到炸药的爆发点时,热分解就会发生转化,使炸药燃烧或爆炸不同的炸药热分解速度不同,热分解反应的快慢,能反映炸药的热安定性。因此,在炸药生产过程和运输贮存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周围的温度、湿度和压力等条件,防止发生自燃、自爆等事故。12.燃烧燃烧是炸药在热源或火焰作用下引起的化学反应过程。燃烧只在反应区内进行,反应区内外炸药温度、反应速度明显不同。燃烧速度的大小受外界条件,特别是压力的影响较大。因此,贮存炸药要特别考虑到热分解,注意改善通风条件,防止炸药在封闭条件下燃烧。一旦炸药发生燃烧,切不可用砂土掩盖。因为炸药本身含有氧化剂和可燃物,不需要空气中的氧就能进行燃烧,封闭反而会导致压力升高,加快燃烧速度,甚至引起爆炸。3.爆炸炸药的爆炸和燃烧基本类似,化学反应也是在局部区域内进行的。它和燃烧的主要区别是:燃烧靠热传导来传递能量和激起化学反应,而爆炸是靠瞬间产生的冲击波作用来传递能量和激起化学反应;燃烧受环境影响较大,而爆炸基本上不受环境的影响;爆炸反应比燃烧更为激烈;燃烧产物的运动方向和反应区传播的方向相反,而爆炸产物的运动方向则和反应区传播方向相同,从而爆炸可以产生很大的压力。爆炸速度增长到稳定爆速的最大值时就转化为爆轰,爆轰是指炸药以最大稳定速度进行的反应过程。特定的炸药在特定的条件下的爆轰速度为常数。爆炸和爆轰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不过是传播速度不同而已。爆轰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爆炸的传播速度是可变的,就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认为爆轰是爆炸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稳定的爆炸。炸药的上述几种反应形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燃烧着的炸药在封闭条件下可以由燃烧转化为爆炸;在起爆良好条件下弱性炸药可以转化为稳定爆轰;受潮变质的炸药有可能由爆炸转化为燃烧,这不仅放出更多的有毒气体,而且对含有瓦斯煤尘的矿井更易引起事故。工作中应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炸药爆炸反应处于稳定爆轰状态,取得好的爆破效果。二、炸药的感度与安全(一)起爆和起爆能炸药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物质,既具有稳定性有具有爆炸性。在没有外界作用时不发生爆炸反应,只有受到外界足够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