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55页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支护方案本深基坑工程所处地段地势较为开阔,具备较好放坡条件,且考虑放坡处理具有较好经济性,基坑临时边坡均采用放坡处理,坡度遵循«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及消防特勤模拟训练基地四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建议的临时边坡坡率值并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对坡率的相关要求,且控制坡脚距建筑物边缘不小于2.0米.深基坑工程场地内的临时边坡类型主要为岩质边坡,此处岩石主要为较完整的泥岩(局部为砂岩),岩层层面较为平缓,经查看地勘报告,可能会产生沿层面的滑动;另外,岩层的两组裂隙均较陡,切坡坡度较缓时不会造成岩层沿裂隙破坏.根据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按设计标高整平后,19号水循环附属用房-1F周边形成高6.00m的强风化或中风化岩质边坡;-2F周边形成高16.30m的强风化或中风化岩质边坡;12号潜水池基坑形成高13米的强风化或中风化岩质边坡。根据基坑周围建筑及现场实际情况,本次基坑进行如下支护:序号边坡段编号边坡介质破坏模式支护方案1A轴强风化或中风化岩质滑移及垮塌破坏放坡开挖+局部素喷支护2B轴强风化或中风化岩质滑移及垮塌破坏3C轴强风化或中风化岩质滑移及垮塌破坏47轴强风化或中风化岩质滑移及垮塌破坏51/6轴强风化或中风化岩质滑移及垮塌破坏63轴强风化或中风化岩质滑移及垮塌破坏其中7轴、B轴及1/6轴边坡先按照道路及房屋建筑设计标高对边坡进行平场,平场后标高为229.00m。第2页共55页第1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55页基坑边坡开挖坡率如下:(1)、对于土质及强风化岩质边坡,坡度按1:1.5控制;边坡高度大于8米时,采取分级放坡处理,分级处形成2.5米宽马道。(2)、对于岩质边坡,按1.0:1.0~1.0:1.25控制;边坡高度大于12米时,采用50厚C20素混凝土喷射支护。(3)、对于填方边坡,施工前须对原地貌中的淤泥质土、耕土及植被进行清除;对于原始地貌坡度大于1:5的区域,须平整为台阶状,台阶高宽比为1.1--1.2.二、气象水文重庆市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及消防特勤模拟训练基地四期工程场地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复盛镇,有公路直达场地,交通方便。勘察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多年年平均气温17.80~18.60°C,月最低平均气温7.20~7.90°C(1月),日极端最高气温43°C(2006年8月15日),日极端最低气温-3.1°C(1975年12月15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085.10~1141.80mm,年最大降水量1544.80mm,年最小降水量740.10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113mm,降水多集中于每年的5~9月,约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三、地质构造场地位于明月峡背斜北西翼,在场地基岩露头处测得岩层倾向300°,倾角68°,呈单斜产出,层序清楚,结合差,属软弱结构面。根据现场调查及其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场区内未见断层及活动性大断裂通过,地质构造简单.主要发育2组裂隙:LX1:倾向205°,倾角70°,结构面较平直,间距2.0~4.0m,闭合,延伸1.0~2.5m,无充填,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LX2:倾向91°,倾角75°,微张,少量粘土充填,间距0.50~1.0m左右,延伸2.5~5.0m,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四、地质岩性场地覆盖层为第四系杂填土(Q4m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J2s)泥岩、砂岩,现分析如下:1、第四系土层(Q4ml)第3页共55页第2页共5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55页素填土(Q4ml):杂色,主要为砂、泥岩碎、块石组成,结构松散--稍密、稍湿,粒径3mm--100mm,局部达800mm,含量约27--35,泥岩碎、块石局部已经风华呈土状,为人工回填而成,回填时间约5年。钻孔揭露厚度0.30m(ZK20)--9.30m(ZK10),主要分布于场地北侧及已有公路、建筑物附近。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砂质含量分布不匀,中厚层状构造,强风化岩芯较破碎,中风化岩芯柱状、长柱状、岩体较完整、岩石新鲜,钻孔揭露厚度0.60m(ZK58)--18.70m(Z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