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训练(二十九)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15·吉林汪清六中段考)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突出,主要是因为()A.农业发展的需要B.手工业发展的需要C.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D.是在封建迷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突出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我国长期处于农耕经济时代,天文学之所以得到发展并取得突出成就,主要得益于农业发展的需要。答案选A项。其他选项不是主要原因。[答案]A2.(2015·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一)《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科学技术与西学东渐。材料反映了《四库全书总目》收录此西书的原因,是认为此书“切于民用”,而“重实用”恰恰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一个重要理念,A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一本西书在中国被介绍且局限于政府方面,C项错误;闭关不等于禁绝中西交流,只是严格限制,更谈不上突破,D项错误。故选A。[答案]A3.(2015·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月考)从《夏小正》到唐代的“大衍历”再到郭守敬的《授时历》,体现了我国历代王朝对历法编订的重视。从主观目的考虑,主要是()A.发展我国的天文事业B.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C.指导农业生产D.提升天文学家的政治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天文历法成就。统治者重视历法编订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其统治。由于历法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它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因此,要保护其经济基础必须重视农业,也必然会重视历法的编订,故C项正确,其他选项不是主观目的。[答案]C4.(2015·四川绵阳南山中学段考)下面是“中国和西方国家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图”。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②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③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④政府实行文化专制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发明占世界科技发明总量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与当时的君主专制的强化、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海禁”政策的推行和文化专制政策的实施等有关,故①②④与题意相符,③不是下降原因而是上升原因。本题应选C项。[答案]C5.(2015·四川南充高三适应性考试)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解析]本题考查火药技术的相关知识。本题的题眼是“发机飞火”,说明在唐代火药已经运用于军事,故B项正确。宋代才出现突火枪,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地理大发现和欧洲,故C、D两项错误。[答案]B6.(2015·浙江杭州高三联考)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主要有()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科技成就。本题的题眼是“现代”和“物质文化”,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中雕版印刷术早在宋代以前已经发明,宋代毕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排除④即可。故选A项。[答案]A7.(2015·四川自贡高三诊断)在对豆腐起源的探究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A.据考证,商代的甲骨文上发现了有关大豆的记载——证实豆腐是从商代开始的B.《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李时珍是大医学家,其说法可信C.宋人寇宗《本草衍义》载“生大豆,又可硙为腐,食之”——说明豆腐源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