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复习资料水文学一、名词解释水文现象: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水循环:而复始运动的过程。海水盐度:单位质量海水中所溶解物质的质量,叫海水盐度。它是海水物理、化学性的重要标志。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存在和运动的各种形态。水资源:指全球水量中可谓人类生存、发展所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水体更替周期:水量平衡:指任意选择的区域,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的水量与支出的水量之间差额必等于该时段区域内蓄水的变化量,从总体上说收支平衡。蒸发能力:通常,将处在特定的气象环境中,具有充分供水条件的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量,称为蒸发能力。区域总蒸发:是指研究区域内所有蒸发面上各种蒸发、散发之综合。水汽扩散:指由于物质、水汽输送:指大气中水分因扩散而由一地向另一地运移,或由低空输送到高空的过程。降水历时:指一场降水自始至终所经历的时间。降水量:指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降水面积:即降水所笼罩的面积,以平方公里计。下渗率:下渗又称入渗,是指水从地表渗入土壤和地下的运动过程。下渗能力:下渗作用不断进行,下渗率不断递减。当下渗到一定深度后,下渗率趋于常值,此时称为稳定下渗率。产流机制:水在沿土层的垂向运行中,供水与下渗矛盾在一定介质条件下的发展机理和过程,称为产流机制。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立方米每秒。径流深:以毫米为单位。(某小于1)径流模数:指流域出口断面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水位:指水体的自由水面高出某一基面以上的高程。流速: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正常年径流量:正常年径流量是年径流量总体的平均值,也是多年平均流量的代表值。水文比拟法:水文比拟法是将参证流域的水文特征值移臵于研究流域上来的一种方法。洪水:基流:基流多指流量中径流成份较为稳定的那部分,即为河川的基本流量。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主要是用来表示水位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河道比降:河道纵比降是指河流(或某一河段)水面沿河流方向的高差与相应的河流长度比值。湖泊: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以及水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水库:水库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在河道上建坝或堤堰创造蓄水条件形成的人工湖泊,其水体运动特性及各种过程,基本上与天然湖泊相似。兴利库容:为了满足灌溉、发电等需要而设计的库容,称为兴利库容。由水面向河底增加。推移质:推移质是粒径较大,下降速度大于水流的垂直脉动流速,不能悬于水面,只能在河床上跃移,滚动,滑动。故又称底沙。海洋:地球上广大连续的咸水水体的总称为海洋。洋流:洋流即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或垂直地向另一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风海流:风海流是海水在风的切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水平运动。密度流:潮汐:海水的周期性涨退现象称为潮汐,包括海面周期性的垂直涨退和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水文效应: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使地理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水循环要素、过程、水文情势发生变化,称为水文效应。森林水文效应:指森林覆盖对径流、地下水、城市水文效应:指城市化所及地区内,水文过程变化及其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水污染物质:引起天然水体水质恶化的物质。水环境容量:是一定水体在规定水质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的量,水环境容量大小与水体特征、污染物特征及水质目标有关。二、填空1自然界的水总是以一定的水体形态存在的,如江河、湖泊、海洋、地下水等,这些水体成为水文学的主要研究对象。2、相对于工程水文学来说,地理水文学研究具有宏观性、综合性及区域性三大特点。3、水资源是全球水量中可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通常用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和河流的年径流量来描述。5---水循环重力等作转化和周而复始运动的过程。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有周期性又有随机性,在地区分布上既有相似性又有特殊性,具有统计规律。6水分通过蒸发与降水两大基本环节,在空中于海洋、空中与陆地之间进行垂向交换,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