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本书首先通过揭示了很多人面临的困境——时间恐慌症,提出了通过心智来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且详细的各方面的分析了如何通过心智来管理自己的可行性。其实这里面很多认识和方法是很简单、很基础的办法,但是大多数人,特别是成年以后的人却将这些方法抛弃了。当我把这本书推荐给朋友的同时,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发给他,他回复的邮件中写到:通过你的读书笔记我获得了很大的启发,我也要尝试着这么做,我们放弃了很多本来很基本、很有效的东西,尽管我还没有开始阅读这本书。心智这个概念似乎是每个受过中等教育的人都能听懂的名词,但是有多少人能真的讲明白这个词呢?我也将不明白,就让我们应用作者采用的解释吧,一个人的心智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象、假设、推理,而后知道其行为。乔治·博瑞(C.GeorgeBoeree)博士的定义:心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抽象推理。每个人获得能力、提高能力都需要通过这三个过程,简单的理解就是:学习、应用、提高。看了此书三分之一,说不上茅舍顿开,却也有些豁然开朗。毕竟也是个新东方的牛人的亲身体会。有些确实很生活很实际,甚至是说到了一些我们不愿意承认却又是在每个人身上都会看到的陋习。书店里畅销榜的书架上永远放着那么些貌似排名很高的书,内容多是被千-1-万人说腻了的道理,食之无味。一时间我还找不到什么词语形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调侃式?诙谐式?反正是会让你很虚心很认真的去接受他说的建议。下面是摘录的一些比较好的句子。“如果一个项目不超过7个的话,那么完全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一个人失败经历得多,经验就相对更丰富,而后就少犯错。”“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我终究也明白这个道理,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并坚持到底的实践去完成,这也是一种能力,现在的我还没有能力去做这么一个计划。笑来童鞋引用了崔健的一句话“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应该也是IBM的一句广告词,后半句印象中应该是“所以要将变化写到计划中。”至今我都记不起当时是谁和我说过的这句话。但是无论变化有多快,有多少变化,计划总应该是有的。有些计划,比如运动,跑步,一个词就可以让自己明白,也没必要去规定一个期限。一辈子亦或是几天,想起来就可以去做。“缺乏行动的计划是肯定没有任何意义的。”“很多时候,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大多数计划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外一个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如果你想改变你自己,或者你目前的处境并不令人满意,那就-2-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该给你带来改变的行动,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说的就是我。因为对未来的恐惧,因为缺乏应有的安全感,我想在确定目标之前总不能白白浪费时间,坐以待毙吧。于是不停地学,最后忘记了去指定一个真正的目标书一定要自己去读,书摘一定要自己去做。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大脑的“选择性输入”机制控制我们听我们爱听的,看自己喜欢的,写我们爱写的。笑来童鞋26岁的时候不小心发现自己竟然不会思考,今天26岁的我早在去年就知道自己不会思考,一直挣扎到现在,到现在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貌似极度的空虚。“事实上,买回来的一本书里,哪怕有一句话给我们带来惊喜、带来思考、带来改变,就已经值回书价了。所以,有些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心态。”这几天一直徘徊在买书和不买书之间,现在不是新出的书,在verycd一般都能找到电子版,很省银子,对于我这样多无产品待业青年来说。就现在看的这本书也还是电子版,犹豫了好久。但是书有书的好处,拿着,看着,做记录也方便,徘徊中。。。“爱迪生是否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该努力还得努力,不应该仅仅因为别人努力或者不努力,我们就放弃努力。”“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应该有能力看清真实的世界,还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感知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