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和7的组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说课稿《6和7的组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新课程《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6和7的分与合"。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和学法分析、教学程序、评判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小学一年级上册第32-33页(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本节课内容教学前,学生已能明白得10之内数的具体含义,把握0-10各数的读写法。通过学习2-5的组成,对分与合有初步的熟悉,这些都为这节课内容的学习作了思想上和方式上的铺垫迁移。本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观看、动口、动脑,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学会由一种方式得出两种说法,为后面学习八、九、10的组成奠定了基础。通过如此的学习,初步培育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有层次的思维能力,又培育了学生合作创新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教学目标一、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熟练地把握六、7的组成,进一步加深对六、7的熟悉。二、通过动手操作、观看、试探、语言表达,探讨简单的规律,初步培育学生自主探讨、有序思维及创新意识。3、培育学生间相互交流、合作学习的意识,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四)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本节课的教材编与"2-5"的组成相似,新内容以具体实物分成两部份为支撑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边分边想,从而学会6的分与合。如此初步渗透有序地分的思想,以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熟悉6的组成。"试一试"创设小兔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数一数、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自主合作交流,归纳出7的各类组成。想一想做做采纳多层练习的游戏形式对六、7的组成进行巩固深化。(五)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自己探讨并把握六、7的组成。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有序地分一分、有层次地说一说。二、教学和学法分析(一)注重直观演示、操作,探讨简单的规律,挖掘学生的潜能。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接体会是思维表象形成的基础,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直接体会要紧来源于学生已有生活体会和生活或学习用品的演示、观看、动手操作等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小棒、小球、彩旗、卡片等教具,为学生提供丰硕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动、脑想、口说中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讨中抽象知识,体会分与合的思想。(二)重视新旧衔接,铺垫迁移,启发探新学生不是一张白纸,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有必然的数学活动体会和知识的积存。因此本节课,我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体会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境的情境,引导学生把"2-5"的组成中学到的本领运用到"6-7"的组成中去,实现了温故引路,启发探新的成效。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为分散本节课的难点作了铺路搭桥的作用。"7"的组成,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进一步伐动了他们主动探讨的欲望,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把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三)精心创设情境、游戏,激发爱好希腊普罗塔尔说:"头脑并非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炬。"这说明,只有爱好,才能把火炬点燃;只有爱好,才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内驱力,也才是参与学习的动力。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活动,学习爱好是支持、推动他们投入学习的庞大内动力。因此,我尽力创设多种情境,鼓舞学外行、口、脑并用,自己去探讨,去发觉,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维持热情、高涨的情绪,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欢乐变"苦学"为"乐学"。(四)营造融洽和谐环境,激发制造潜能营造融洽、和谐的教学气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节课里,我重视尊重每一个小孩的心理感受,确信他们的一切尽力,赞扬他们试探的一切结论,爱惜和鼓励他们所有制造欲望。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时刻,给学生试探问题、发表言论的时刻,让全部学生的制造性潜能取得潜意识的进展。三、教学程序。教具、学具预备:多媒体课件、数学卡片、磁性黑板、小棒、小球、彩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