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暴露后处置课件•狂犬病概述•狂犬病暴露分级与评估•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措施•狂犬病暴露后的观察与随访•狂犬病预防与控制策略目录contents01狂犬病概述狂犬病的病原学狂犬病病毒形态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病毒颗粒呈子弹状,有囊膜,病毒核酸为单股RNA。病毒基因组狂犬病病毒基因组包含3个结构基因(M、L、S)和2个非结构基因(NS1和NS2)。狂犬病的传播途径010203咬伤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狂犬病动物通过咬伤或抓伤人类皮肤或粘膜,将含有病毒的唾液传播到人体内。与狂犬病动物接触后,未彻底清洗的手部或其他污染物接触口、眼、鼻等粘膜,可能导致病毒传播。狂犬病病毒可经胎盘和乳汁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狂犬病的临床症状症状分期狂犬病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三个阶段。潜伏期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2-3个月,也可短至1周或长达数年。02前驱期03头痛、发热、恶心、呕吐、乏力、倦怠等类似感冒症状。01麻痹期肢体麻木、瘫痪、流涎等症状,最终因呼吸肌麻痹导致死亡。0504兴奋期极度恐惧、烦躁不安、怕风怕水怕光,尤其是对水极度恐惧,可出现全身痉挛、咽喉肌肉痉挛等。02狂犬病暴露分级与评估狂犬病暴露分级Ⅰ级暴露Ⅱ级暴露Ⅲ级暴露触摸或喂养动物,或完好无损的皮肤被动物舔触,无确认的咬伤或抓伤。裸露的皮肤被动物轻咬或轻微抓伤,或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动物唾液污染。一处或多处贯穿性咬伤或抓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被动物唾液污染,暴露的伤口或黏膜与动物开放性伤口、皮肤损伤部位、舔触其他部位。狂犬病暴露评估确认暴露源暴露程度评估疫苗接种情况评估暴露源是否为狂犬病动物、暴露发生的场所和时间等。根据咬伤、抓伤、伤口污染情况等评估暴露程度。了解受暴露者既往疫苗接种情况。特殊情况的暴露评估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史了解受暴露者既往免疫接种后是否有异常反应。暴露于不明健康状况的动物对于无法确认动物健康状况的情况,应视为Ⅲ级暴露并进行相应处理。03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措施伤口处理01020304及时就诊清洗伤口消毒伤口包扎伤口被犬类咬伤后,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进行伤口处理。医生会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冲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对伤口进行适当的包扎,以减少感染和出血的风险。洗,以尽可能减少病毒的侵入。疫苗接种接种时间接种次数被犬类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狂犬病疫苗通常需要接种多次,以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犬病疫苗,越早越好。接种剂量接种注意事项根据咬伤情况,医生会给予适当的疫苗剂量。接种疫苗期间,应避免饮酒、吸烟等刺激性行为,以免影响免疫效果。被动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使用时机作用机制对于严重咬伤或头面部咬伤的病人,被动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含有抗体的物质,可以立即提供免疫保护,以防止病毒的入侵。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被动免疫球蛋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医生会将被动免疫球蛋白注射到咬伤部位的周围组织中,以提供快速的免疫保护。使用被动免疫球蛋白后,仍需继续接种狂犬病疫苗,以提供长期的免疫保护。04狂犬病暴露后的观察与随访暴露后的观察期与随访期暴露后观察期在暴露后一段时间内,需要对伤口进行密切观察,以确定是否出现狂犬病的相关症状。这个观察期通常为3-7天,具体时间取决于伤口部位、深度、感染风险等因素。暴露后随访期在观察期结束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时期的随访,以监测其健康状况。这个随访期通常为1-3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患者的免疫状况、伤口情况等因素。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常见不良反应接种狂犬病疫苗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发热、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属于正常反应,无需特殊处理。不良反应处理对于轻微的不良反应,可以采用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和不适感。对于严重的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急促、喉咙肿胀等,需要及时就医并按医嘱进行处理。暴露后处置的注意事项及时就医遵循医嘱一旦发生狂犬病暴露,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评估和治疗。不要试图自行处理或隐瞒病情。医生会根据暴露情况评估患者的感染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随访。注意个人防护预防再次暴露在处理伤口时,需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