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课件•计算机网络概述•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目录•传输层•应用层01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定义计算机网络由若干个计算机和通信设备,通过传输媒体和网络软件连接在一起,按照特定的协议进行数据通信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处理等。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50年代初,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20世纪60年代中期,多个计算机互联的系统,以实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网络分类根据覆盖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根据传输介质分类:有线网和无线网。根据拓扑结构分类:星型网、总线网、环型网和网状网。02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概念010203定义目的重要性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中各层功能和协议的集合,它定义了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方式。确保数据在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并保证网络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体系结构决定了网络的性能、功能和扩展性,是设计和实现网络的基础。OSI参考模型定义OSI(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参考模型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层次OSI模型将网络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特点层次化结构,各层次相对独立,便于标准化和不同厂商的设备互连。TCP/IP参考模型定义123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参考模型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制定的一个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层次TCP/IP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特点简洁实用,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和局域网,但不如OSI模型层次分明。比较OSI与TCP/IP模型OSI模型的优势在于其层次化的结构使得各层相对独立,便于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但其复杂的层次结构也使得实现和维护成本较高。TCP/IP模型的优势在于其简洁和实用性,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和局域网。但其层次较少,某些功能可能在多个层次中实现,不利于标准化和维护。03物理层物理层概念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最底层,负责传输比特流,提供物理连接和通信服务。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维护和释放物理连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传输媒体的接口标准,如电缆、光纤等,以及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通信是指在物理层上实现的比特流传输,包括信号编码、同步、传输速率和传输媒体等。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数字信号的离散性和传输媒体的带宽,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数据通信技术包括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技术。传输媒体传输媒体是物理层中用于传输数据的媒介,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传输媒体的选择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如传输距离、带宽、成本等。传输媒体的性能指标包括带宽、衰减、噪声等,这些指标直接影响数据传输的质量和效率。物理层设备01020304物理层设备包括网卡、调制解调器、集线器等,用于实现物理连接和通信服务。网卡是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接口卡,负责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协议转换。调制解调器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反之,以便在模拟信道上传输数据。集线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到同一网络上,实现数据共享和通信。04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概念01数据链路层是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第二层,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02它负责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数据链路,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03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封装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链路管理等。信道划分协议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数据链路层可以采用信道划分协议,将通信信道划分为多个子信道,使数据可以在多个子信道上并行传输。常见的信道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