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郑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统一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紧密相关,不可失衡。文章从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综合国力、文化环境等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郑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统一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紧密相关,不可失衡。文章从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综合国力、文化环境等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凉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一方面,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一、文化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所谓文化是从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为实质的,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成果的总和。从广义上说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内涵。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化概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的统一体。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这三个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有特定内容、要求及作用,三者紧密相联,不可失衡,否则必然延缓现代化进程。这样看间题,正是坚持了恩格斯晚年为驳斥庸俗经济决定论所提出的历史发展合力论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这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一方面说明了精神的力量,道德的力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量,总是在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社会进步。具体表现为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是陶冶人的心灵、激励人们奋进的有效途径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的法制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有力保证,普及义务教育、提高科技水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纪律、道德是社会全面。《理论建设》????年第期者招待会上,就庄严承诺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世纪之交,人类社会正处于全球经济大变革的时代。工业经济将经历脱胎换骨的改造和升华,知识经济已成为一种客观现实、一种逐步扩大的趋势。科技知识的积累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愈发明显。有资料显示主要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写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也正是由于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教育就理所当然成了打基础的工程,成了名副其实的发动机。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教育需要创新,人类需要接受智能教育、通才教育、终身教育。“知识就是力量”这句百年来久倡不衰的口号,终将转化成伟大的实践成果。一如社会学家所分析的那样谁掌握了面向??世纪的教育,谁就拥有跨向??世纪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谁就能在??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三、文化建设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把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提到“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高度,在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从内涵上看,综合国力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指标概念,它不仅反映出一个国家物质财富的多寡、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还反映着一个国家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它既包含自然因素,又包含社会因素,既包含物质因素,又包含精神因素,既包含实力又包含潜力以及由潜力转化为实力的机制。因而文化建设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标志。其一,是反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