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县教育因我们而改变——“高效课堂”校长论坛点评今天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他老人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来交流宜宾县的课改、宜宾县的高效课堂建设显得特别有意义。一、本次学术论坛的背景1.恢复原有的校长论坛形式上恢复,但本质上有区别:以前论坛的主题“上半年管理,下半年学术”,主观上把管理与学术进行了分离,这样的学术脱离了工作实际,属于假学术、伪学术。从今年开始,今后每年举办一届校长学术论坛,定性为行动研究,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2.课改是我们的必然选择(1)三大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理论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斯金纳的行为主义阶段、布鲁姆的认知主义阶段和皮亚杰的建构主义阶段。我们的课堂还停留在行为主义时期。我们的课堂结构是凯洛夫的“五步教学”,即组、复、新、巩、布(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布置作业),完全是按教师怎么教来安排教学内容,是典型的“教”中心的产物。我们进一步分析这个教学五段论的心理学基础,它是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巴普洛夫做了一个实验,他1在给狗喂食的时候,每次都是先摇铃后喂食,重复几次后狗就对铃声产生了条件反射,只要听到铃声,不用喂食,狗也会流口水。这种“人用食物刺激,狗反映”被凯洛夫用到教学中,就变成了“教师用教材刺激,学生反映”,这种教学法就是“训狗”教学法。校长们,都把学生当成狗了,这个书还怎么教下去。(2)三大教学流派:郭思乐的生本课堂、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王敏勤的和谐教学。从理论上看,我们现在的课堂是错的,正确的方法又摆在那里,我们不改,肯定是我们出了问题?3.完成教育局安排的任务宜县教办〔2014〕94号文件《初中高效课堂模式整体深化研究意见》规定,2014为宜宾县高效课堂加强年,要开展高效课堂的考核、培训、现场会、校长赛课、出版专著等活动,本次校长论坛活动只是其中之一。二、各位校长的精彩表现1.定位准确遵循宜县教办〔2014〕105号《宜宾县教育局2014年“高效课堂”校长论坛实施方案》的要求,从调研到实践,从撰稿到宣讲,较好地体现了学校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实效性,个人高效课堂理论见解的深刻性,整体深化研究制度措施的科学性,高效课堂论坛演讲的艺术性和高效课堂交流时间的把2控性。2.理念先进“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唐义)、“学校文化是土壤,高效课堂是花朵”(彭键)、“课改是一个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方法变文化,文化变信仰的过程”(樊建东)、“活动是课堂的核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黄勇)、“高效课堂,态度比能力更重要”(王约才)、“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激发学生”(卢茂林)、“课改的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唐贤亨)、“小组评价,批评到小组,表扬到个人”(许晓成)、“合作小组,既是学习小组,也是生活小组,还是管理小组”(李元成)……这些理念,深得高效课堂的要义。3.模式成型在已有的古罗镇中“快乐135”学习模式、长沙初中的“三层四步”分层教学模式、隆兴初中“1234”理想课堂教学模式、李场镇中“364”阳光课堂模式、王场初中自主“361”课堂教学模式、复龙镇中“1341”自主生成学习模式、古柏初中“133”灵动课堂模式和蕨溪中学“615”自主学习模式八大模式的基础上,又诞生了龙池初中的“312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凤仪初中互助“236”课堂教学模式、双谊初中成功“136”课堂模式、高场镇中“21231”开放型博雅课堂模式、县一中“自主学习—问题评价”五步三查学习模式等新模式,学校自主建模呈现出了3一个非常可喜的局面。4.反思深刻对本校的课改,总结了成绩,更主要的是找到了不足,分析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步工作的打算和做法,还有对教育局和研培中心的建议,非常好。比如,凤仪初中的反思:“从互助‘236’课改工作的组织推进来看,思想发动是前提,教师培训是基础,过程跟进是关键,评价激励是推手,制度落实是保障;从互助‘236’课堂模式本身来看,教学模式是载体,小组学习是核心,学练结合是关键,提高质量是根本。”再比如,隆兴初中的反思:“学校课改,校长带头,行政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