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2012年思想品德中考新变化秋口中学程广德一、命题指导思想江西省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规定,2012年中考思想品德命题坚持以下指导思想:1.贯彻党的政策方针和有关中考改革精神,根据我省实际,体现新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精神,兼顾在我省范围使用的现行版本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与要求,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的新要求,制定考查的内容、要求、原则、目标等。2.以“服务发展、固本强基、拓展思维、启迪智慧、融入生活、突出特色”为命题原则,突出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努力使试题有利于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2012年中考坚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在保持37个考点和试题功能与特色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方面的要求、课程改革的需要等做出一定的变化。二、变化了的考点说明及复习建议共13条变化:9、12、13、15、16、19、23、24、26、28、29、34、35在复习过程中,不能忽视以下根据新颁布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稿)》重新整合的考试内容。考点9现表述:“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跨越代沟,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原表述:“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理由:加强感恩教育;加强实践引导;进一步体现课程的智慧。考点12现表述:“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与对话的意识,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原表述:“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理由:课标的增加;形势的需要;逻辑的顺畅。(课标新增内容“4.7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与对话的意识”)考点13现表述:“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原表述:“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课标修改的解释:①“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制定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原课标只讲制定,没有提认可,不够准确。所以要加上“认可”。②原课标“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不准确,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但首先是国家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而且“体现”是把话说回去了,是讲法律的意义,在这儿重要的是讲法律的本质和原则,“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最重要的法律原则,所以要强化、强调、突出。建议:①增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观点。②对我国法律本质的认识可以不作为重要复习点:◆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法律的一般本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法律也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这是我国法律的本质。考点15现表述:“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理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一定制裁,能够正确享受网络文化,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原表述:“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正确享受网络文化,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理由:由于课标条文合并后,弹性较大,今年适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