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9页《经济与政治》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经济与政治PoliticsandEconmics学分:4学分总学时:72开课专业:五年制高职二年级各专业用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在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此培养目标为:1.通过经济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能够初步分析和说明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2.通过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民族、宗教、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能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二、课程内容、要求和建议学时分配第一章商品与商品经济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逐步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观察和分析商品经济现象。教学要点:第一节商品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社会分工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商品经济有三种类型: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二、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既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也包括无形的知识、技术和服务产品。三、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值的大小。它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涵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第二节货币第2页共9页第1页共9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9页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二、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三、纸币金属货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纸币就会贬值,引起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电子货币的出现。第三节价值规律一、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二、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第二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正确分析市场经济现象;增强市场经济观念。教学要点:第一节市场经济及其基本特征一、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资源配置是指把有限的资源(人力、物力、财力和土地等)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和部门中去。在市场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通过政府宏观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