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掌声执教者:潘玉珍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课文。2、创设情境,体会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巨大变化。3、让学生懂得掌声的真正内涵,发扬掌声作用。教学重点:1、感受小英在获得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2、懂得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既要主动关心、鼓励别人,更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教具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课前接触:1、师:同学们,瞧,今天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咱们的课,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对老师们表示欢迎!大家在这节课中有没有信心表现得更好?那就以热烈的掌声来鼓励鼓励自己吧!好,咱们开始上课!……刚才老师得到同学们欢迎的掌声后心里乐滋滋的,那么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有关掌声的课文。2、板书课题:21掌声师:请同学们读两遍课题。生:掌声。二、品读课文,赏析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创设情境,播放背景音乐:《母夜叉》。2、师(独白):在上个星期,老师收到了小英的来信,信中说:在小英5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她突然得了一场大病,妈妈急忙把她送进医院治疗,遗憾的是,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小英突然发现自己的一边腿毫无知觉,急得她从床上滚下来,痛苦地直打着那边腿喊到:妈,我的腿残废了,今后,我这个样子怎么和朋友玩呀?她们肯定会笑我走路的样子……(师做出痛苦状,停音乐片刻后)大家想不想知道小英上小学后的情况?生:想!师:那就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第一自然段吧。朗诵的时候请思考:(出示课件):在第一自然段中,你觉得小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请在文用线画下来。3、生读课文后,尽情地说。生1:我觉得小英是一个自卑的人。我是从“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样子。”这句话看出来的。师:你真细心,连小英自卑的性格都被你看出来了,真厉害。(生1非常得意)生2:我觉得小英是一个不开心的人,因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不愿意让人看见她走路的样子。师:你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对,她不开心,我们还可以用那个词来说?生3;忧愁。生4:忧郁。师:祝贺你,回答完全正确!给她掌声!和老师握握手好吗?能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吗?生4:美滋滋的!4、课件出示:她默默地……(师抓住“默默”、“不愿意”和“样子”来随机指导。师根据学生说的来板书:忧郁自卑)师:尽管小英有一百个不愿意,可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请看第2-3自然段。(二)学习第2-3自然段。师:哪两个同学愿意给大家分别朗诵第2和第3自然段?(积极举手)师:谁来评评她俩读的情况?生1:我觉得张倩朗读第3自然段不好,她没读出小英着急、难过、想上又不敢上的犹豫心情。应该这样读。(情不自禁的朗读起来)朗读完后,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师:在朗读这个自然段时,能说说你是怎样把握的?生1:我是从“立刻把头低了下去”、“眼圈儿都红了”和“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这些词句领悟小英当时的心情,所以我觉得应该这样读。(课件出示“犹豫”、“慢吞吞地”和“眼圈儿红了”句子)师:你说得真精彩!(师竖起大拇指后,给以掌声表扬,全班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说说你们给他的是什么样的掌声?全班:表扬!师:晓玉,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生1:激动和兴奋!师:小英这时的心情与晓玉此时的心情恰恰是相反的,如果此时你就是小英,面对同学们的目光,你可能会怎么想的?生1:大家肯定会笑话我走路的样子。生2:同学们肯定会等着看我的笑话。生3:不上去,老师肯定会批评我的,算了,还是上去的好。师:是啊,所以课文中出现了一段话,请看课件,全班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师:(叹息着)在大家的注视下,小英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故弄玄虚地说)就在这一刻,又有什么奇迹发生呢?(三)赏析第四自然段。1、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第四自然段。2、分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第一组讨论: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为什么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第二组讨论:当小英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为什么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3、请各组代表尽情地汇报本组讨论结果。(说得精彩的与学生握握手手,击击掌恭喜)4、小英接受了大家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