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实施新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也应该是每个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中,却存在大量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教师教得累:面面俱到、低效重复、时间不够补课凑;学生学得苦:无休止的题海战术和机械重复中学生没有了个性,麻木了情感,甚至产生了抵触、厌恶的学习情绪,干扰了学上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有效教学”是指在正确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包括有效的课前备课、有效的课堂教学和有效的教学评价和反思。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都得到发展。一、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备课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优质课竞赛中的课听起来比平时的课效果好得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课前备课充分,资源利用合理。因此,要实施物理有效教学,首先要从有效备课入手。1、关注学生生活体验,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物理新课程的理念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回归生活化的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是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三维目标的确定时,我们尤其要关注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在我们创设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中,体验探究过程,掌握探究方法,同时共建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2、全面解读课程资源,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做好教学设计。物理的教学工作是从教学设计开始的,同样一节课,不同的教师进行授课有着不同的教学思路,同一教师在不同的授课阶段,也会悄悄改进自己的教学,同一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也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因此,做好教学设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有一个深刻、全面、系统的解读。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对于教材中的“STS”、“信息浏览”等,我们要细细解读,弄清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图片、每一个探究活动的作用,并且还要弄清他们之间的联系,同时可以整合其他资源,如网络资源中的动画、视频等,融合学科最新进展,结合所授学生情况,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流畅有序,实现教学目标。3、了解课堂实验资源,进行实验设计与创新物理实验承载着获取知识、培养兴趣、启迪思维、培养品格的功能,实验的有效性之重要不言而喻。备课时,教师首先要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所需器材以及学校的现有器材和教师、学生能够制作的器材,方便设计实验教学采用的形式和手段,如学习“流体流速与压强关系”中“制作飞机机翼模型”,该实验所需器材实验室没有,但方便制作,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制作一个机翼模型,下面用一个支架支撑,再用电风扇对着机翼模型吹风,可以看到模型飞起来,非常形象、直观,加深学生对“飞机升力”的理解。4、利用集体备课,整体提高教学水平通过有效备课形成教案的过程,可能需要比较多的时间,也很辛苦,但辛苦的过程中,我们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如果同一学校同一学科的教师能分工合作,集体备课,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形成优秀教案体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使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二、激发学生能在动力,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课堂是推进有效教学的主阵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将不再仅仅是研究怎样教教材,更多的应是如何创造性的应用教材、开发教材,如何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等问题资源,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氛围中展开愉快的学习。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才能真正提高物理课堂学习的有效性。1、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将物理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