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吴越文化的特点是什么吴越文化是江南文化的中心与代表。今天不论研究吴越文化,还是海派文化,都必须将其置于长三角文明的大背景中。惟此方能历史地发展地把握其主体文脉与核心精神。长三角文化与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相承相继、一路走来,充分展现了归并和重塑传统优势的强大整合力。在当今新形势下,要使之得到应有的张扬和推进,再造长三角区域文化新的辉煌,对其深刻内涵与精神特质的充分把握就显得格外重要:海纳百川一是,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种开放开拓的自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聪慧机敏二是,聪慧机敏、灵动睿智。吴越文化的创生和传承,既是优越地理环境的造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晶。吴越人民世代相袭的聪明才智,非但赋予锦绣江南特有的柔和、秀美,而且熔铸出由这些精雅文化形式所体现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重视教化、尊重人才,蔚然成风。长三角文化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品位,理当对其予以充分吸纳并使之不断发扬光大。经世致用三是,经世致用、务实求真。吴越之地商品经济率先起步,市民阶层形成较早,实业传统、工商精神、务实个性和平民风格等,都是吴越文化包括海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毫无疑义,大力弘扬崇真向善、淳朴平实、诚信守份的精神,正是如今思想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的重任。长三角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求实、务实风格的延续。敢为人先四是,敢为人先、超越自我。善于创造、勇于创新是吴越文化、海派文化共同的秉性,也是这一区域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内生动力。只有始终坚持这第1页共6页种永不止息的创新精神,增强突破意识,摆脱狭隘的视域和地域羁绊,才能进一步助推长三角区域的文化整合,在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不断谱写新的华章。吴越文化的影响吴文化、越文化都起源于长三角地区,随着历史的演变,吴越文化所蕴涵的内容和精粹,不断丰富和促进长三角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研究吴越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对长三角地区乃至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和谐共存的吴越文化吴文化和越文化,都起源和发展于长三角地区。在古代,吴和越是活动于今长江以南的东南地区的原始居民,是东南地区的两个土著部族。根据历史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证明这两个部族实际上同属于古越族—“百越”,是“百越”的分支。百越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分布于我国东南及南部,甚至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区也有百越的足迹。“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吕氏春秋·恃君篇》高诱注云:“越有百种”,其中于越、句吴、杨越、闽越、南越、东越、山越、骆越、瓯越等,都是越族中著名的分支。百越支系虽然繁多,但有许多相同之处。吴文化和越文化虽然分别在江浙不同地区,但同属长江文明的支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吸纳,相互交融。《越绝书》记载说:“吴越为邻,同俗并土”、“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云:“吴与越,同音共律,上合星宿,下共一理”。《吕氏春秋·知化》亦云:“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经古籍记载和考古证实,可以看出吴越的相同特征:一是稻作文化相同,由于气候地理都适于稻作生长,水稻种植都成为吴越的主业;二是淡水养殖业相同,由于地处水乡泽国,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渔业就成了吴越的经济重要行业。林乃燊指出:“真正的淡水养殖业,大概起源于春秋时的吴越”。三是制造工艺相同,吴越都制造几何印文陶器。从这些年出土的“夫差自乍其元用剑”(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和“越王勾践自乍用剑”(现藏湖北省博物馆),其制作工艺水平和风格特征均无多大差别;四是语言相同,吴越古语都是第2页共6页讲越语,吴语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而来;五是习俗相同,如《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太伯、仲雍二人本荆蛮”后“文身断发”,而《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