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趣味教学,游戏中进行德育渗透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体育教学中仅仅是体育基础知识的学习与锻炼,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师也就很难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德育思想。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在欢乐中接受道德的教育。例如,在小游戏“抢救伤员”时,教师可以在游戏之前简单向学生介绍抗战时期白求恩大夫无私奉献的事迹。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向白求恩大夫学习,团结友爱,严谨认真,使学生在游戏中培养起团结友爱的道德素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趣味教学将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完成了体育教学任务,更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二、潜移默化,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马卡连柯曾经有一句话说:制度越明确,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这是形成技巧与行为习惯的基础。同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想真正将道德教育渗透进去就必须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措施与要求,为学生道德教育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还应将体育教学的常规内容与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讲道德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道德准则。例如,在上课排队中,教师要做到严格规定,给学生规定明确的是非行为界限,学生始终生活于规范化制度化的环境中,逐步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热爱集体的良好思想。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小学生作为一个可塑性极强的个体,只有在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中才能更多的接受道德教育,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价值。三、借题发挥,合理运用突发事件由于体育活动大多是在室外进行,在教学活动中难免发生一些不可预料的事情。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可以将一些不利事件转化为有意义的道德教育,更可以利用事件的突发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赛跑比赛当中,经常有学生摔倒。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并在比赛过后对此事进行讲解,通过对该学生的鼓励与表扬,激励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突发事件无论好坏,一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合理运用突发事件,将德育渗透其中,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更容易使学生接触并养成一些优良的品质。德育是小学课程教育的重点所在,而体育教学却是一门很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的学科,因此,要想将德育渗透到小学体育课程中,就必须充分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推广德育教学。四、总结总之,德育不仅是体育教学中的关键,更是整个小学教育中的关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境中去。为了实现新课程环境中体育教学的目标,也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保证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平衡发展,将德育深入到体育教学中,深入到整个小学课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