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VIP免费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_第1页
1/7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_第2页
2/7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_第3页
3/7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重视教师问题的荣耀传统,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有了好的教师,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得到斧正,不科学的内容体系可以获得调整,不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被明确,被突出出来。所以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关于教师的作用。《学记》用“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来形象地说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由于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社会的进步亦离不开教师,所以《学记》提出了尊师的主张。关于教师应具备的根本素质:一是具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觉悟,因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二是要有广博的知识。“记问之学,缺乏以为人师”,只靠事先记诵,然后照本宣科,背诵现成的答案,是当不好老师的;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根底,且精通自己所教授的专业知识,做到博大精深,能够随时答复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形成合理的知识构造。三是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的道理,“然后可以为人师也”;要灵活地运用教育原那么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博喻”,即因材施教。四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意思是说,教师在讲解问题的时候,应该做到语言简明而透彻、含蓄而精妙,举例不多但却具有典型性,能够充分地说明问题。关于教师如何进展自我提高的问题,《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学记》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的本意是指教师自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他教诲别人的教育实践也是一种学习。由于这两种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提倡教师一方面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缺乏,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生讲不明白的问题,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强不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学相长”后来也将其引申为师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鼓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提出"教学相长"的光辉命题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奉献。《学记》是教育科学宝库中的一件珍品,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史的开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应该珍视这份教育遗产,认真研究,汲取其精华,用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从而构建我们民族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学记》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总结了我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那么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阐述。《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体系比较严整而又极有价值的一篇,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雏形,也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自成体系的教育专著。下面就《学记》中阐述的几个教学原那么谈谈我的理解: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教师应当坚持教学相长的原那么。“学然后知缺乏,教然后知困。知缺乏,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可见《学记》不仅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原那么,而且还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精辟的论述了这个原那么:从教师方面讲:教的过程也就是学的过程,教与学是彼此相长、互相促进,不断提高教学的水平。教师通过教学感到困难,发现自己知识的缺乏,从而催促自己再努力学习提高。从学生方面讲:学生从老师的教中获得知识,但需要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不限于师云亦云。学习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好处,获得成功的体验。启发诱导原那么,现在通称启发性原那么。可以说它是《学记》中最根本的一个教学原那么。“君子之教,喻也”,说明教学要注重启发。《学记》认为教师教学的根本特点是要善于启发诱导,并进一步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只有善于多方启发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可见把启发性原那么提到了很高的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学记的心得体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