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钠教案设计模板(共5篇)第1篇:金属钠教案教案课题:钠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2.掌握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了解钠的存在形式及用途。二、过程与方法: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探究实验。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3.通过介绍钠的用途,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钠的用途,指出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2.通过介绍钠的冶炼,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3.使学生认识钠通过动手实验体验化学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实验现象观察、分析、总结。教法和学法:采用实验贯穿课堂,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总结,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掌握并记住金属钠的性质。教学用具:实验用品:钠、玻璃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教学过程:【导课】介绍生活中钠的化合物的用途,展示一系列含钠的生活图片,引出这节课所学的金属钠。【教师活动】演示一个小实验,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液体。用刀片切小片钠【学生活动】仔细观察老师所做的实验,思考【教师活动】问学生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活动】讨论出钠很软,刚切开时其断面呈银白色,后逐渐变暗。【教第1页共17页师活动】将学生的结论书写在黑板上,接着问学生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教师活动】提问几个学生,并将结论书写黑板,透彻的讲述这些问题【教师活动】总结上述内容过度到化学性质【教师活动】向一个盛水的小烧杯里滴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取一小块金属钠(约为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液体,并用小刀切去其表面的氧化物薄膜,切下的薄膜仍放回原试剂瓶中,然后把吸干煤油的钠放入小烧杯中,并盖上表面皿。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并思考【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这个实验,提问【学生活动】说出观察到的现象,及自己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教师活动】纠正学生错误,书写正确第2篇:金属钠教案钠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4.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发生化学变化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钠的有关性质的实验的积极参与,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渐养成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掌握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教学用具]投影仪第2页共17页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烧杯、酚酞试液、CuSO4溶液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我们将要进入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金属是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功臣,在五千年前我们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三千年前进入了铁器时代,二十世纪是铝合金的时代,二十一世纪是金属钛的时代。金属对我们的生产生活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他们的性质,让他们更好的为我们所利用。[板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过渡]金属对于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熟悉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接触到许多金属,特别是初中我们也学习了几种金属,如镁、铝、铁。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金属大多具有怎样的性质?首先,金属的物理性质?[副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数为固态、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提问]那么金属的化学性质呢?(所谓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学生]金属可以与氧气反应、与酸反应、与盐反应[副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