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加工免抵退实务课件•概述contents•进料加工业务流程•免抵退税实务操作•免抵退税相关问题•案例分析目录01概述进料加工的含义进料加工是指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为了生产加工出口商品而用外汇进口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经生产加工成了复出口商品后,其销售收入全部结汇核销的货物。进料加工贸易方式有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来料加工是指由外商提供原材料、零部件和元器件,由中方企业以自己的设备和劳力进行加工,将成品交对方销售,中方企业按合同收取工缴费的一种贸易方式。进料加工是指中方企业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经过加工或委托加工成为成品交付对方销售,中方企业同时得到成品的不含税价格的一种贸易方式。免抵退的含义•“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免抵退实务的重要性免抵退实务是进出口贸易中的重要环节,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掌握免抵退实务能够有效地降低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免抵退实务也是国家税收政策的一部分,掌握免抵退实务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遵守国家税收法规,避免因违规操作而带来的风险。免抵退实务还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和税务筹划。02进料加工业务流程申请免税进口料件010203确定进口料件用途准备相关资料提交申请材料明确进口料件将用于哪些生产环节,确保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收集并整理进口料件的相关资料,包括合同、发票、装箱单等。向海关提交申请材料,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口免税料件的使用料件入库生产计划制定料件领用将免税进口料件按照规定存放在指定的仓库或场所。根据市场需求和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安排使用免税进口料件。按照生产计划,将免税进口料件领出并用于生产环节。出口货物的免抵退税计算计算免抵退税金额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计算免抵退税金额。确定出口货物金额根据出口合同或发票,确定出口货物的金额。申请免抵退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免抵退税,并提交相关资料。03免抵退税实务操作免抵退税预申报预申报流程企业在申报期内,需要先进行免抵退税的预申报,主要是为了核对税务系统中的数据是否与企业的实际业务数据一致。预申报的注意事项预申报时,企业需要核对报关单的电子信息,包括进项发票信息、出口发票信息等是否与企业的实际业务数据一致。免抵退税正式申报正式申报流程在预申报核对无误后,企业可以进行免抵退税的正式申报,将企业的实际业务数据与税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核对。正式申报的注意事项正式申报时,企业需要确保申报的数据准确无误,并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进行申报。免抵退税调整与补退调整与补退流程在免抵退税正式申报后,如果发现申报的数据有误,企业需要进行调整和补退。调整与补退的注意事项企业需要按照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进行数据的调整和补退,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04免抵退税相关问题免抵退税与征退税率差问题免抵退税01是指对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在国内各生产和流通环节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征退税率差02对于出口货物,其退税率往往小于征税率,这会导致一部分增值税无法退还。处理方式03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征退税率差所造成的增值税差额,一般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是将其直接计算并加到出口货物的价格中;二是将其作为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处理。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在进料加工业务中,有一部分国内采购的材料或半成品,由于其本身并不直接出口,而是作为中间产品继续参与加工,因此这部分材料或半成品在采购时所缴纳的增值税就不能被抵扣或免征。计算方法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全部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组成计税价格×(征税率-退税率)免抵退税调整与补税问题调整内容在某些情况下,如进料加工料件出现非正常损耗或退货等情况,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