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生育现象受自然、社会、经济和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因而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是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在计生工作实践中坚持以文“化”人,倡导婚育新风,围绕依法婚育少生优生,优育优教提高素质,尊重女性,提高生殖健康水平,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等具体目标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收到了一定成效。一、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要更新观念,切近实际生育观念始终是人口和计生工作的制约因素。科学、文明、进步的生育观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千百年来的农业文明遗留下了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观,经济状况、生活水平、家庭性别结构和人口组成,以及地方习俗都影响着生育观的变化,而当今时代的发展又对生育观的内涵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新理念。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必须抓住观念更新、切近工作对象实际的着力点,下大力气做深入细致的工作。首先,以传播先进生育文化为切入点,倡导理性生育观念。改变根深蒂固的传统生育观,需要切近老百姓生活实际,易于为老百姓接受的载体,利用广场庭院,休闲娱乐场所传播新的生育文化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做法。我县落成了生育文化巨型刻石组雕,刊刻了《人口与生育文化铭》的观赏石矗立在生育文化广场草坪中,以歌颂生命、歌颂母爱为主题的汉白玉雕塑分布在花径两旁,休闲石椅上镌刻着代代相传的反映进步生育观念的名言警句,把新型生育文化建设融入了老百姓休闲娱乐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创办村民人口论坛。农村是实现县域社会和谐的基础,如何激发农村居民对计划生育的参与,提高村民自我服务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构建和谐人口环境,是提升农村计生服务与管理水平构建新型生育文化的新课题。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村民人口论坛”活动,让计生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走进农村,在农民家门口设立讲坛,就农村农民普遍关心的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知情选择、政策法规等话题平等沟通,当面对第1页共5页话,释疑解惑。一年来,我们举办论坛96场,场场主题鲜明,村民参与积极性高,参加人数达5万多人次,成效明显。第三,生育观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县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学校、企业、工厂、乡镇村组开展参与式青春健康、幸福人生教育,把生育观教育与人生观、理想观、幸福观教育结合起来,把个人、家庭与社会、国家等观念结合起来,培养健康积极的心态和理想,为计划生育工作打下长久而坚实的基础。去年,全县共培训目标人群6万余人次。第四,瞄准大门、庭院,占领新型生育文化传播的“黄金地段”。为了让人口计生国策深入人心,县计生局利用贴春联的传统习俗,开展“人口计生迎春楹联大赠送”,征集包括国情国策、男女平等、优生优育、关爱女孩、婚育新风尚等新型生育文化内容的春联,每年印制十万份免费发放全县城乡。二、狠抓舆论导向,营造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浓郁氛围切近实际,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舆论声势,对于建设新型生育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县委宣传部统一部署,组织协调人口计生、文化、精神文明等相关部门,依托县人口计生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定了一系列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制度性措施,建立健全了“领导组织、部门配合、各方协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舆论宣传格局。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领导重视到位、制度措施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深入持久,常抓不懈,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营造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上,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宣传部、人口计生局与县电视台联合定期举办人口计生论坛。在《人口与健康》专题节目中设置了“聚焦人口”、“德政善举”、“生殖健康”、“计生故事”、“婚育新风”等五个子栏目。我局还制定了新闻报道奖励制度,促进了计生新闻报道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2005年以来,被市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稿件187篇(条);县电视台计生新闻报导占新闻报导的23%,形成了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我局组织拍摄的《益母草》等电视专题片在电视台人口专题栏目中连续播放,形成了新型生育文第2页共5页化建设的浓郁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