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包装印刷评审注意事项第1页【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前言本指导书是结合各子公司工程师在产品工艺评审时的经验,现以文字形式罗列出来,将个人经验转化为通用知识。指导书叙述的是一般情况,对工艺评审时起指导作用,产品各有不同,工程师需灵活运用。限于编制水平,叙述存在不严谨之处,条款或有遗漏,需各位工程师不断完善。一、工艺评审1.1.印前拼版1.1.1.拼版原则:①分色合理:颜色易控制,车头数最少;②工艺合理:低成本,工艺成熟稳定,生产性良好;③拼版合理:工序最省,品质一致;(接驳色位靠近原则)④尺寸合理:尺寸既满足设备加工要求,又要满足采购要求,同时最小浪费;1.1.2.分色合理①颜色数量满足设备色组配置,尽可能减少印刷次数;②颜色易控制,尤其是在满足上条原则后,尽可能使用本工厂印刷操作人员擅长的分色评审,如:平网印刷控制难度大于专色印刷,平网色数越多印刷越难控制,一色多版满足效果要求;③产品套印要求最高的部分或配件尽量放在咬口靠近拉规侧;④拼版时考虑大实地等墨量大的部分产生的鬼影影响;⑤如果调整某一墨区颜色深浅对上下方向上的另一图案颜色影响较大,尽可能错开拼版或者拆色;1.1.3.工艺合理①加工工序越少越好,减少损耗与成本;如:手工产品内部配件,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半穿工艺比开槽工艺要成本低;②尽可能使用设备自动化加工生产;如:自动模切(烫金)与手工模切(烫金);③工序加工不具有成本、效率、品质优势的,发外加工或直接采购半成品;1.1.4.拼版合理①考虑方向要求:如纸张预制图案要求(光棒方向等)、纸纹要求、坑纹要求、加工方向精度要求、颜色控制要求、变形要求、烫金走跳步方式等;②工序最省,品质一致:同一材质、同一工序路线、相同分色(或包含分色)的配件尽量拼在一起,尽可能减少工艺路线长度;产品驳合位要求印刷尽量安排拼在同处,尽可能避免一处拼在咬口另一处拼在版尾或是一处拼在拉规而另一处拼在反拉规。③结构最省:更改配件结构,节约拼版尺寸;【精品文档】第2页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如:例1:将两联产品接驳位放在都放在咬口,材料尺寸可减少20mm左右改前改后例2:将配件旋转45度,减少尺寸浪费,拼版面积缩小了近25%改前1.1.5.尺寸合理改后①产品开料尺寸必须满足设备生产所需的最大最小尺寸要求;②满足采购尺寸,如:正大度要求、特定幅宽、版距等;③材料开料尺寸之外的飞边大小必须考虑:a)本公司切纸机加工精度,原则上纸张越厚其飞边越大,一般预留1~2mm;b)来料标准,(尺寸误差、偏斜度等)如:纸张来料尺寸误差标准+3mm-2mm,需注意标准-2mm对评审的影响;④拼版优先考虑单刀,其次考虑双刀:单刀首先考虑连接点不影响外观,其次连接点必须能起到模切时抬起不散开,灰板厚度>2mm同时联数较多的版面,可以采用单双刀交替的方式,使受力足以支撑配件重量,不同色相的面纸不能采用单刀;⑤双刀评审规则:双刀位正常4mm,薄纸(157g)双刀位最少2mm(一般建议3~6mm,根据纸张的厚度来定),2.5mm及其以上厚度灰板双刀位8mm为宜,减少胀刀现象。⑥印刷一般预留尺寸:如图红色区域A指咬口,紫色区域B指版尾,绿色区域C指拉规与反拉规,黄色区域D指色控条,蓝色外框E指切纸飞边,青色区域F指拼版;【精品文档】第3页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D色控条B版尾F拼版C反拉规E飞边C拉规区域A咬口尺寸12mm备注满版丝印咬口预留17mm,单凹机咬口高度17mm(因为靠近咬口处印刷发虚);自动机烫金位置距离纸边的最小距离为28mm(自烫机咬口高度15mm/11mm为斯托拿,蜂窝板遗留螺丝位10mm,烫金图文距离烫金版边3mm最少)B版尾5mm按照实际需求预留(工程师根据印刷部经理或者高工要求)飞边=来料尺寸-开料尺寸,不需切纸的纸张,飞边为0A咬口C拉规/反拉规7mmD色控条E飞边2mm⑦底纸/坑纸:指纹方向一般与面纸垂直,底纸开料长度尺寸=面纸开料长度尺寸-5mm,底纸开料宽度尺寸=面纸开料宽度尺寸-5mm;⑧薄膜幅宽=复合横向的纸张尺寸-10mm+薄膜收缩量(水性热覆、油性覆膜工艺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