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二综合检测B卷(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郑州质检)“‘’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下列能够体现晚清逐渐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B.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D.甲午战后放弃宗藩朝鲜解析:选C租界是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不能体现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故A项错误;允许西方来华传教游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属于中国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故B项错误;互派公使是近现代正常的国际外交行为,故C项正确;中国放弃宗藩朝鲜是中国实力衰落的表现,不能体现出晚清政府实行了近现代外交体系,故D项错误。2.清政府下令不许地方绅士自行救灾,救济灾荒均以国家为主导,以免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到了光绪初年,来自江浙等东南沿海的地方绅士,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这说明()A.民间救灾开始居主导地位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政府的救灾政策发生变化D.晚清中央权威趋于衰弱解析:选D材料不能说明民间开始成为救灾的主导,救灾依然是政府主导之下的行为,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属于光绪中后期,而不是光”绪初年,故B项错误;政策的变化在材料中并未提及,故C“项错误;材料不许地方绅士”“”自行救灾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的变化反映出清政府的权威趋于衰弱,故D项正确。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近代军阀的跋扈,看似扰乱了中国好几十年,然这一班并无大略,至少是思想落伍,不失现代潮流的人,在今日的情势之下,复何能为?而”在今日,国内即无问题之后,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吕思勉意在强调()A.思想落后是军阀混战根源B.中国自存之理在于打退侵略C.当时中国内部已实现合作D.中国革命的前途在内不在外解析:选B“”根据对外的难关,仍成为我们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可知吕思勉认为外来侵略是关系国家存亡的关键,所以中国自存之理在于打退侵略,故B项正确。4“.洪仁玕颇具深意地说,凡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概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使用这些轻污字样,是口舌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而左宗棠的幕僚骆秉章则将原来的《英吉利夷船入寇记》改为《洋务权舆》了。这表明了()A.近代学习西方思潮的萌发B.中国人改善外交环境的愿望C.农民领袖思想觉悟的提高D.傲慢自大的观念开始起变化解析:选D“”“材料轻污字样,是口舌取胜之事,不是经纶实际《英吉利夷船入寇”记》改为《洋务权舆》体现了对西方认识的转变,表明部分先进的国人傲慢自大的观念开始起变化,故D项正确。5“.近代某学者在揭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时曾说:工艺不兴,制造不讲,土货销”“场,寥寥无几,能争利乎?而洋人则可以利用条约特权,投我所好,制造百物,畅销内”地,如是则通商不如不通。该学者()A.反对开辟通商口岸发展国际贸易B.反思近代民族企业缺乏市场意识C.批判清政府限制民间办厂的政策D.认为条约制度束缚民族资本发展解析:选D“根据题干信息,该学者是反对洋人利用条约特权,投我所好,制造百物,”畅销内地,并不反对开辟通商口岸发展国际贸易,故A项错误,D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6.1915年以后,特别是1919年以后,中国人对所有外来观念进行消化、整合和重构,“”“”将它们定型为中国当代观念。材料中的中国当代观念()A.倍受当时的政府推崇B.成为当时多数中国人的共同观念C.1915年的当代观念主体是资产阶级D.1919年以后当代观念完全走别国道路解析:选C1915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所以当时的当代观念主体是资产阶级,故C项正确。7.(2018届高三·河南六市联考)19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商务商战商业招商商办商局商会商部商学商政商校商法商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