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综合检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选择题1.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慈善的认知往往本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心态,认为慈善是政府、大机构和少数“成功者”的专利。“微公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的参与者多数是社会普通民众,对于善举,它强调有无,而不追求多少,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①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②培育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社会风尚③提升我国社会公众思想道德素质④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开展“微公益”活动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社会风尚,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社会公众思想道德素质,②③符合题意;①夸大了开展“微公益”活动的作用,错误;材料未体现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④与题意不符。2.(2019·宣城调研)我国现行的《广告法》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开展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大众传播媒介有义务发布公益广告。此项规定的文化意义在于()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文化企业的首要任务②有利于公民在文化消费活动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③有效发挥了大众传媒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宣介作用④充分发挥了公益广告对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推动作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选B《广告法》规定有效发挥了大众传媒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宣介作用,有利于公民在文化消费活动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成为文化企业的首要任务,①错误;④是经济意义而不是文化意义,排除。3.用小人物的善举唤起社会的道德感。那些“小人物”令人感动的生活状况、道德行为等,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由此而得的感动是最真切、最可接近的;而其中蕴含的人性力量又是人人都可以真正汲取的。这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①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②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③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D题意强调从点滴小事做起,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与题意不符。4.(2019·新余二模)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此,应该()①扎根乡村文明土壤,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实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②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将公共文化资源集中到乡村,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③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决依法取缔迷信神佛的宗教活动④推进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D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应是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而不是将公共文化资源集中到乡村,②错误;我国依法取缔的是腐朽文化,而不是宗教活动,③错误;①④正确,入选。5.(2019·邯郸摸底)书信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教育等多元文化因素于一体,在中国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文化中,家书是非常重要的书信形式。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后代,更类似于论述家庭教育、家庭规范的家训。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①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②提升人们的文化和道德修养③弘扬传统文化④为文化的传承提供物质载体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选D①错误,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书信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教育等多元文化因素于一体,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后代,有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和道德修养,也为文化的传承提供物质载体;③错误,家书的价值在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6.(2019·聊城一模)据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研发大国,在众多指标中,中国理工科人才供应居世界第一。但是,现实生活中也存在高素质人员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