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综合检测社会历史的主体一、选择题1.(2019·淄博一模)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刻,极具启迪意义。下列引用的古典名句与其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序号古典名句蕴含的哲理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抓住时机,促成质变②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③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得民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D①体现重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对应错误;②体现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应错误;③体现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应正确;④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国家兴亡中的作用,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对应正确。2.(2019·烟台期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基本民生和社会正义,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种发展思想,是基于()①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D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①错误;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党中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正确;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③不选;坚持群众观点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基本民生和社会正义,④正确。3.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质量、提升品质,努力把艺术的触角伸向广阔的时代,让人民群众成为文艺作品的主角,张扬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推出越来越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受到人民群众喜爱和欢迎。这反映出()①精神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②文化发展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③文化发展决定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精神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而非物质力量,①错误;材料反映了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群众,同时也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②④正确;③说法错误。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坚持“人民为中心”是贯穿其中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这一论断包含的方法论与下列选项相近或相似的是()①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③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④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选C坚持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①③符合题意;②体现的是实践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④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排除。5.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这种做法的依据在于()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②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③人民群众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解析:选D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决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这种做法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①④符合题意;实践是检验政府工作成效的标准,②错误;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③错误。6.我国南方H县的S村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精准扶贫的号召,结合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