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10遗传的基本规律考点二十八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高考试题1.(2013年新课标全国理综Ⅰ,T6,6分,★★☆)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点睛:本题考查了孟德尔分离定律实验验证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解析:验证分离定律可通过下列几种杂交实验及结果获得:①显性纯合子和隐性个体杂交,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②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测交,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③杂合子自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可见,所选实验材料无论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都不会影响实验结论,该题应选A项。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易于分析,才会使统计的结果准确;所选的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要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否则会影响实验结论。答案:A2.(2013年山东理综,T6,4分,★★★)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自交、自由交配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推理、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析:对题目中提到四种交配方式逐一分析。第一种情况:Aa连续自交P:AaF1:AA∶Aa∶aaF1中Aa=F2:aaF2中Aa=AAAaaaF3:aaF3中Aa=AAAaaa︙即:Fn中杂合体的概率为。第二种情况:Aa随机交配P:AaF1:F2:F3:AAAaaa︙即:Fn中杂合体的概率为。第三种情况:Aa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aaP:AaF1:aa(淘汰)AAAaF1中Aa==F2:aa(淘汰)AAAaF2中Aa==F3:aa(淘汰)AAAaF3中Aa==︙即Fn中杂合体的概率为。第四种情况:Aa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aaP:AaF1:aa(淘汰)F1中Aa=F2:aa(淘汰)F2中Aa=F3:AAAaaa(淘汰)F3中Aa=︙即Fn中杂合体的概率为。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Ⅰ对应Aa随机交配。通过比较F2值的大小,可确定曲线Ⅱ代表Aa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aa,曲线Ⅲ代表Aa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aa,曲线Ⅳ代表Aa连续自交。曲线Ⅱ的F3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4,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也为0.4,A、B两项正确。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为1-,其上一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1-,故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1-=,C项错误。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这两者都不存在选择,所以不会发生进化,A和a的基因频率都不会改变,D项正确。答案:C3.(年安徽理综,T4,6分,★★☆)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B.1/16C.4/81D.1/8点睛:本题考查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计算,是对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解析:因感病植株rr在开花前死亡,不产生配子,故亲本随机杂交时RR∶Rr=1∶1,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R∶r=3∶1,随机交配子一代感病植株(rr)=1/4(r)×1/4(r)=1/16(rr)。答案:B4.(年江苏单科,T11,2分,★☆☆)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点睛:本题考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的设计及纯合子、杂合子、测交等基本概念,是对理解能力的考查。解析: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但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能自由组合,另外基因之间有互作现象,A错;当完全显性时,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性状表现相同,B错;测交既可检测F1的基因型,也可检测F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是否分离,从而形成两种数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