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职考文言文复习(虚词)分析课件VIP免费

高职考文言文复习(虚词)分析课件_第1页
1/30
高职考文言文复习(虚词)分析课件_第2页
2/30
高职考文言文复习(虚词)分析课件_第3页
3/30
高职考文言文复习(虚词)分析课件REPORTING目录•引言•常见文言虚词分类•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分析•文言虚词在高职考中的考查重点•文言虚词复习策略与建议•文言虚词练习题及解析PART01引言REPORTING0102高职考文言文复习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通过复习文言文,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增强文化自信。高职考是检验学生文言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考试,复习文言文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至关重要。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地位虚词是文言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文言文的语意和语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掌握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之一,也是高职考文言文考试的重要考点。PART02常见文言虚词分类REPORTING代替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之”、“其”等。人称代词表示指示、特指,如“是”、“此”等。指示代词代词表示程度、强调,如“甚”、“良”等。表示时间、先后,如“已”、“方”等。副词时间副词程度副词简单介词表示方向、对象,如“于”、“以”等。复杂介词由多个词组成的介词短语,如“以……为”、“自……至”等。介词并列连词表示并列、选择关系,如“与”、“或”等。转折连词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如“然则”、“虽然”等。连词助词结构助词表示句子结构、语气的助词,如“之”、“矣”等。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感叹等语气,如“乎”、“哉”等。PART03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分析REPORTING代词代人、事、物等,译为“他”、“她”、“它”等。例如:“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译为“的”。例如:“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墨子·公输》)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例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动词译为“到”、“往”。例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01020304之的用法其的用法代词代人、事、物等,译为“他”、“她”、“它”等。例如:“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副词表反问、推测等语气,译为“难道”、“大概”等。例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如:“其信然也!”(《论语·阳货》)连词表示目的、结果等关系,译为“来”、“以致”等。例如:“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介词表示工具、手段、依据等关系,译为“用”、“凭借”等。例如:“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殽之战》)动词表示认为、以为等意思,译为“认为”、“以为”等。例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以的用法介词01表示时间、地点、对象等关系,译为“在”、“到”、“从”等。例如:“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介词02表示被动关系,相当于“被”。例如:“受制于人。”(《赤壁之战》)连词03表示比较关系,译为“比”。例如:“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于的用法表示并列、递进、承接等关系,译为“和”、“而且”、“又”等。例如:“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等。例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等。例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连词而的用法PART04文言虚词在高职考中的考查重点REPORTING要求考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虚词用法。选择题填空题句子翻译要求考生根据文意填入适当的虚词。要求考生准确翻译含有虚词的句子,并注意虚词的用法。030201考查形式03虚词与其他词语的辨析考生需要区分虚词与其他词语,如介词、连词等的用法和意义。01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如“之”、“其”、“而”、“以”等。02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考生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考查内容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对文言虚词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语境分析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考查难度PART05文言虚词复习策略与建议REPORTING总结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意义,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针对高频考点进行重点突破,加深对难点、易错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职考文言文复习(虚词)分析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