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俑》教学设计海口九小美术组郑世喜案例名称:《陶俑》科目:美术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课型:欣赏·评述教学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属小学阶段美术学科,是江西出版社第十册第八模块“传统的魅力”中的第十四课,需1课时完成。这节课属于欣赏·评述课型,要求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能用语言和文字进行欣赏描述。通过学习,学生将在陶俑欣赏的基础上掌握雕塑作品的欣赏方法,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学习者特征分析经过四年小学美术的欣赏与学习,使得学生的艺术欣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雕塑类的专题欣赏接触甚少,对其欣赏方法仅限于能够感知上。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和课堂交流上,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美术欣赏有着极高的兴趣。并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表达自己感受的意愿十分强烈,这对于提高学生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我确立教学目标为:1、认识陶俑的发展历史,了解不同时期陶俑的艺术特点2、能用语言及文字对不同时期的陶俑进行欣赏和描述。3、通过欣赏中国传统的陶俑艺术,培养学生热爱文化艺术和祖国的情感。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学生欣赏发现,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为了达到课堂的最佳效果,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营造和谐自主的氛围,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过程中,为支持教师的教,我将图片、音乐、视频与PowerPoint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为支持学生的学,利用多媒体操作体验和填写表格等资源,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实效性。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资源准备一、直观图片,直接导入出示陶俑图片,以问答的方式直接导入课题。建立在预习的基础上,认识陶俑。检验学生的自习情况和对陶俑的直观认识。PowerPoint课件二、欣赏视频,了解起源视频展示和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在了解陶俑的起源。通过视频欣赏了解陶俑的起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同时给予学生视觉与听觉的冲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文件与PowerPoint相结合。三、深度欣赏,课件展示三欣赏图片,使得学生掌握陶俑欣感知陶俑张陶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作品,进而指导学生欣赏陶俑艺术的方法。感知陶俑。通过观察和对比了解秦,汗,唐的陶俑艺术特征。赏的方法,培养美术欣赏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视频与PowerPoint相结合。四、模拟练笔,加深认识播放优美音乐,课件展示各种陶俑图片,鼓励学生上台体验与交流,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语言评述。上台操作,语言评述和交流意见。使得学生进一步认识不同时期陶俑的艺术特点。通过实践操作与交流体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音乐与PowerPoint相结合五,填写表格,交流分享出示三张陶俑作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播放音乐,指导学生填写作业表格;鼓励学生展现成果,并交流分享。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独立填表,展示交流。培养学生书写与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音乐与PowerPoint想结合,和作业表格。六、课外延伸,激发兴趣通过总结和讨论,拓宽学生的欣赏视野;鼓励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感悟,联想。培养学生的热爱文化艺术和祖国的情感。PowerPoint课件展示(教学流程图)开始直观图片,直接导入欣赏视频,了解起源深度欣赏,感知陶俑模拟练笔,加深认识填写表格,交流分享课外延伸,激发兴趣七、教学评价设计使课堂评价贯穿与整个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评价。明确评价的具体内容,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为辅。肯定优点的同时,指出问题所在,以及改进建议等。八、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课件欣赏、交流评述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争取让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学习中都能达到要求。但就第四个环节而言,学生很难均达到理想效果,诸如此类问题,采取个别对待的方法,使他们就其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