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的变化(调研报告)第一篇:温州的变化(调研报告)(写写帮推荐)本科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009年暑期xx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环节调研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看,温州变了----论温州人对“新温州人”的态度的调研报告摘要:人们说起温州就会想到温州的发展速度、潜力,商人、商道,认为温州非常富有。于是好多外来务工者、农民工都慕名而来,在温州这片热土上寻觅发财之道。从此,就多了很多“新温州人”。同时,也发生了很多问题:贫富差距扩大,农民工教育、医保、住房条件落后,厂商拖欠工人工资,暴力抢劫事件增多,许多人会认为说温州人因为富有而骄傲自大,蛮横,对待外地人、农民工不尊重,不礼遇,社会也因此而变得不和谐。关键词:温州发展流动人口和谐调研时间:2009.7.13调研地点:XX市民政局接待室调研人:调研对象:XX市民政局接待处工作人员调研目的:了解温州近年来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的政策制度,以及这些人员与温州市民的相处情况,社会和谐程度调研意义:改变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以及其他城市人对温州人的看法,使他们能够和睦相处,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温州发展以及共同富裕。第1页共21页说起温州的发展,我们高中政治老师说的很好,“温州人八十年代靠假冒伪劣起家,积累财富;九十年代,受重创,改邪归正,靠以前积累的财富发展民营企业”。以前,温州鞋业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滞销问题,好多温州鞋没穿几天就成了“开口笑”。因此,也被外省人称为“鳄鱼牌”。这一情况,成了温州商道的“耻辱”,让温州人开始对自己的经商之道进行反思。或许之前,我们都太看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企业形象与长远发展。而现在,温州商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风格和经营手段,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以及过硬的商品质量和良好的商品品牌、企业形象,适应能力变成竞争实力,以及一条创新的民营经济之路。温州商人无论在哪里都能创业,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也没有不敢去的地方。温州商人在全国散布最广,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也因此,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就连在巴西、南非、欧洲、美洲都出现了温州人经商的网点。温州人也就更没有不敢投资的行业了。温州商人有个特点:年轻、头脑活、敢尝试、敢拼,见到什么市场前景好,认准了立即调转枪口投资。举凡服装、皮衣、皮件、建材、陶瓷、灯具、印刷、电器等等,一个温州商人在他的投资生涯中可以涉足数个不同的领域。现在的温州商人只要能带来利益,就没有不敢去涉足的行业。经过近十年来的改变,温州也逐渐走出了自己的路子——温州模式。也慢慢地塑造出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了过硬的企业招牌,颠覆了以往温州企业在人们心中的印象。于是,温州流动人口开始暴涨,外来务工者遍及每户企业。这样一来,他们的生活,工作,子女求学问题就成了温州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焦点。说起“新温州人”,不得不说到2005年的河南籍民工李学生在温州为救两孩童英勇献身的事迹,在李学生的牺牲地XX市,李学生使温州人改变了对农民工的态度。因为李学生,温州人不再称呼280万外来务工者为“打工仔”、“打工妹”,而称之为“新温州人”。这不仅是称谓上的改变,而是外来务工人第2页共21页员逐渐被认可、被接纳直至融入当地社会、实现人格平等、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一次进步,由此带来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感情融合、生活融和、思想融通。温州本地人也从之前的厌恶农民工到现在的接受并优待他们,在思想观念以及政策上都有了很大进展。2007年,还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之一。早在2005年,XX市启动关爱民工“和馨行动”,号召全市上下更加关注200多万外来务工者的生产和生活,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更多地关注他们的思想情感,真正让他们融入温州,成为“和谐温州”建设的重要力量。XX市将开展以劳动合同签订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用工情况大检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合同必须明确工资支付内容。进一步规范工资支付行为,用人单位必须按月足额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