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 第3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点规范演练-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VIP免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 第3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点规范演练-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1页
1/3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 第3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点规范演练-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2页
2/3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 第3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点规范演练-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_第3页
3/3
第3讲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2016·广东广州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次韵送张山人①归彭城苏轼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雪中乘兴②真聊尔③,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五湖从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注】①张山人:即张天骥,北宋时彭城(现徐州)云龙山的一位隐士,苏轼的好友。②雪中乘兴:指王子猷雪夜访戴逵兴尽而返的故事。③聊尔:姑且如此。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解析:“”诗歌首联中一个羡字,表达了诗人对张山人的隐居生活的羡慕。张山人可以任意游荡,随性到杭州游赏十日。颔联将自己的愁苦与张山人的内心宁静作对比,表现了对自己生活中愁烦不止的厌倦。颈联引用典故,表达对率性生活的向往,而自己却思归而不得,受困于现实的生活。最后一联也引用典故,表达对范蠡生活的向往,渴望能过上养鱼种橘的闲逸生活。答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山水的喜爱之情。以范蠡泛舟五湖的典“”“”故,表达了对泛舟江湖、养鱼种橘的惬意生活的向往。以水洗禅心山供诗笔,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之情。2.(2017·湖北宜城一中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卜算子慢柳永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解析:“”“”“”“作答本题,除对重点语句楚客登临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的理解外,还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理想追求等进行分析。答案:“”①漂泊异乡的伤感。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②对远人的思念。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③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3.(2016·河南高考适应性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汉寿城春望①刘禹锡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不知何日东瀛变③,此地还成要路津。【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做祭品,祭后就被抛弃。③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东瀛:东海。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解析:此诗虽题为春望,但所望却是满目荒凉衰败景象,这样的景色正寄托着诗人遭贬谪后的身世凄凉之感,乃是以景写情之篇。诗歌的前三联呈现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但“”“”这里的华表碑文体现着曾经的繁盛,只是时过境迁,盛衰发生了变化,因此本诗描述古迹包含着昔盛今衰的感慨。诗歌的尾联表达了对兴和废的相互转化的认识,充分表现了诗人朴素的辩证观,使全诗充满了积极的进取精神。答案:①通过写登临古城所望见的破败荒凉景象,寄托了诗人遭贬谪后的凄凉之感。②借荒台颓垣、荒祠败碑,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③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表现了诗人不自甘沉沦的乐观进取精神。4.(2016·广东广州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首春渭城西郊行,呈蓝田张二主簿岑参回风度雨渭城西,细草新花踏作泥。秦女峰头雪未尽,胡公陂上日初低。愁窥白发羞微禄,悔别青山忆旧溪。闻道辋川多胜事,玉壶春酒正堪携。诗的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解析:作答本题,只要明白末两联诗意即可。颈联抒情:对着镜子一看,白发渐多,可自己仍是个七八品的小官,想来十分惭愧。自己本出身仕宦家庭,曾祖、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做过两任刺史,如今自己真无颜面对先祖啊。早知道这样没出息还不如干脆隐居,不出来做官呢。尾联言志,表达了想同友人一起隐居的愿望。答案:颈联写看着镜中白发,想到官位低微,感到多年努力没能换来成功而起了自怜、羞愧之心,不由得后悔自己放弃了恬静的隐居生活。尾联写想到辋川、渭西的美景适合隐居,正应提着酒去和友人一起享受隐居的生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部分 核心突破 专题3 古代诗歌鉴赏 第3讲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对点规范演练-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试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