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局职工工作汇报这是全县人民心目中的一件大喜事,4积极筹划建县500周年庆典文化活动。明年就是建县500周年。筹划建县50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将群策群力、科学谋划,为明年建县500周年庆典献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一、基本情况下辖广播电视台、采茶剧团、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和电影公司(已改制7个单位,县文化体育广播电影电视局(前身县文化广播电视局成立于1984年。除博物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为股级事业单位外,其余皆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全局系统有干部职工(不含乡镇文化站130人,其中退休32人,职人数98人,大专以上学历72人,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4人,初级职称32人。局党委下辖局机关、广播电视台、文化馆、图书馆、剧团、新华书店和网络公司7个党支部,中共党员109人。局机关干部职工32人,其中班子成员7人,退二线8人,退休人员11人。全县共有16个乡镇(场综合文化站,有事业编33人,今年乡镇换届有2镇3乡4个垦殖场目前未配齐文化站长。全县共有农家书屋61个,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143个。二、十一五”期间各项工作主要成效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局上下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扎实工作、勇创一流,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五年来,受省、市、县表彰47项,尤其是2010年农家书屋、文化市场统计、扫黄打非”受省级业务部门表彰,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三项业务工作皆被评为全市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先进单位。做到三个加大”一是加大了县级文、博、图三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上级建设专项资金XX县区财政配套资金,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按照“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要求。先后对文化馆、图书馆、第1页共5页博物馆进行设施更新和工程改扩建。文化馆购买一套价值30万元的音响设备,配有工作用车、高像素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脑等设施;图书馆利用上级1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馆房改建,更新书架26列78组,添加新书2万余册,购置电脑45台,建立全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中心;博物馆安装电子监控装置,对现有舒同书法、馆藏文物拍照分类建档。二是加大对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力度。第一批由中央、省级下拨专项资金新建的孝岗、邓家、王桥、瑶圩四乡镇综合文化站按规定时间全面竣工,第二批虎圩、圩上桥、杨桥殿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完成,小璜、占圩、红亮等文化站正在建设之中,其余乡镇文化站建设预计2012年以前全面完成。对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进行配套建设,落实90万元专项资金,配有电脑、音响、文体活动器材、阅览桌椅等设施。三是加大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结合新农村建设,先后在近200个新农村建设点建有文化活动室,建有61个农家书屋点,免费送书、电子音像制品、报刊折合资金122万元。尤其是先后组织承办了建党85周年歌咏比赛,二大型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承办和协办节庆文化活动10多次。台湾花园杯”旅游形象大使、首届“感动十大人物”十大公仆”十大劳模”十大创业先锋”舒乡闺秀和龙山先生”首届民间艺术节、财富广场杯”创先争优“放歌新”大家唱等重大文化活动,特别是今年元旦举办的2011年迎春晚会,四届全国红歌会冠亚军等知名歌手荟集,精彩献艺,为全县人民奉献丰厚的精神文化大餐。局始终坚持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原则,三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空前高涨。自2005年省财政下拨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经费以来。编排节目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先后创作编排了现代小品《拉客》热情的田板鸭》走进贵族城》会亲家》和以《红丝错》为代表的大型古装戏,快板书《颂》大型歌舞《走进新时代》等20多个文艺节目,深入全县150多村委会,200多个新农村建设点巡回演出。县电影公司从传统放映实现数字放映大转变,购置了15台数字放映机、500余部拷贝,配置流动放映车,将群众喜爱的电影送到群众家门口放第2页共5页映,县文化馆每年派出专业人员下基层指导开展自办文体活动。完成送戏下乡582场,送电影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