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太原市人民关注的太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5月19日,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会举行。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北京、上海、广州等地8位专家,对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展开全面评审。这标志着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正式接受国家评审。评估会前,廉毅敏会见了出席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会的国家部委领导及专家组成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就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具体意见。市领导荣彤、吉久昌参加会见并出席评估会。廉毅敏对国家部委领导及专家组成员来并评估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太原是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古老城市,建国后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机动车总量的加速发展,市内交通拥堵现象日益加剧。市民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非常关注,有着热切的期盼。市委、市政府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着眼于太原都市圈的发展,顺应人民群众改善出行条件、提高生活品质的强烈意愿,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规划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表示,太原市将在各位领导及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建设规划,理顺体制机制,做好人才培训工作,争取使项目早日开工、早日建成,把轨道交通建成惠及民生、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质工程。李国勇指出,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要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做好资金保障和人才培养工作,科学规划并按照规划精心实施,使之成为一项人民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本次评估会为期两天。昨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及中咨公司的专家、领导在听取建设规划汇报的基础上,亲赴现场踏勘,并充分征求了省、市相关部门的意见。据了解,有关专家、领导将在深入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太原市轨道交通的线网分布和建设规模,结合客流分析、建设资金等综合因素,针对近期和远期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和建设时序提出建设性意见。这将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重要作用。《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是太原市及综合交通体系“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上报国家的近期建设规划由2条线路组成,总长度约49公里,全部采用地下敷设方式。这两条线路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太原市日益加剧的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将对提高太原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加速经济发展,带动区域性的均衡发展,完善公共交通体系,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市民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正式步入国家审批程序--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评估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组于5月19-20日在太原晋祠宾馆召开了《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会。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住建部城建司、山西省发改委、住建厅、国土厅、环保厅、水利厅、文物局,市政府廉毅敏市长、荣彤副市长、吉久昌副市长及市发改委、住建委、城管委、财政局等13个部门及六城区政府领导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听取了全面汇报,认真阅读了有关文件,踏勘了现场,并与有关部门和规划编制单位进行了交流,形成了长达23页一万三千七百多字的《专家组评估意见》。这也标志着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正式步入国家审批程序。专家组认为,为适应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缓解城市客运交通的供需矛盾,支持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的实施,太原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必要的和迫切的;《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7)》思路清晰,资料较丰富,数据较翔实,内容全面,提出的太原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基本合理,提出的2017年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目标网与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使用基本吻合;提出的近期建设规模、建设项目选择基本适当,建设规划时序基本可行。《专家组评估意见》从规划背景、依据,建设必要性,关于线网规划,客流预测,近期项目选择,主要技术标准和工程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与资金平衡分析,建设条件评价,项目实施保障,结论与建议等9个方面进行了逐一评判。专家组表示,近年来,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