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广东佛山二模)年5月,兰州大学陈全功教授等人首次对中国南北分界线给出了定量、定位分析,最窄处约26.42千米,最宽处约195.41“”“”千米,将线还原成带(如下图)。据此完成1~2题。1“”“”.将中国南北分界由线还原成带,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R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D.计算机网络技术(CNT)2.中国南北分界带西端,最接近我国的()。A.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C.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D.外流河区域与内流河区域分界线解析第1题,南北分界带的确定,要综合分析多个自然要素,必然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合成分析。第2题,南北分界带西端接近400mm年等降水量线,即接近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交错带。答案1.C2.A(·广东深圳二模)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完成3~4题。3.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4.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A.大型垃圾处理场B.大型仓储式超市C.汽车加油站D.水源保护区解析第3题,叠图分析需要把多种平面图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这正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内容。第4题,由远离交通线、植被保护好等要求并结合四个备选项就可判断,该选址是水源保护地的适宜地。大型仓储式超市和汽车加油站都需要接近主要道路,大型垃圾处理场一般不会建在植被条件好的区域。答案3.C4.D(·盐城市调研)下图为某区域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图,每个小方格表示实际长宽各100米,图中r表示河流,t表示林地,h表示住宅,f表示水田。方格中数字2表示相同的海拔高度。读图完成5~6题。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B.图中住宅易受到滑坡、泥石流影响C.该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D.图中森林覆盖率为8%6.下列有关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运用GIS,可以监测河水是否淹没到住宅B.图中海拔高度的测量主要运用RS技术C.运用数字地球可以对该区域的地理信息进行立体的、动态的显示D.运用GPS可以监测该区域林地的砍伐情况解析第5题连接r,可以知道河流河道状况,连接2,可以知道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河流自高处向低处流,其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方格t表示林地,共占有25格,覆盖率为25%。第6题解题需要理解GIS、RS、数字地球和GPS的作用。答案5.A6.C(·徐州阶段性测试)“”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功能分区、地价图。读图,回答7~8题。7.若该城市布局合理,则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A.东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8.若在该区域建CBD(中心商务区),最宜选择在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解析根据图示,工业区集中在西南,因为是合理规划所以盛行风向最不可能是西南风。根据每格的地价(数字*单位),乙处最高,付租能力要求高,适宜建CBD(中心商务区)。答案7.B8.B下图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区某区域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图,据图回答9~10题。E:向东倾斜W:向西倾斜N:向北倾斜S:向南倾斜O:平坦不倾斜1:海拔100~199米2:海拔200~299米3:海拔300~399米4:海拔400~499米9.图中所示区域若有河流经过,据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为()。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10.若岩层倾斜方向与坡向一致,易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据此判断图中最易发生滑坡的区域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9题,依据图中显示的海拔可判断河流流向。第10题,图示乙区域岩层向东倾斜,而该地坡向也是向东倾斜,依据题意可知该地最易发生滑坡灾害。答案9.C10.B(·南京模拟)“”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甲图为某段长城的景观照片,乙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图,据此回答11~12题。11.若乙图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则图中虚线位置最可能修筑长城的是()。A.①B.②C.③D.④12.游玩长城时,游客利用手中的GPS信号接收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A.了解古长城的地理位置B.测量古长城的海拔C.确定行进方向D.测量古长城的长度解析第11题,古长城主要沿山脊分布,从等高线图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