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读世界某地区图(图1)和该区产值构成图(图2,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回答1~2题。1.下列属于该工业区发展的区位条件的是()。①煤炭资源储量丰富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③便利的水陆运输④雄厚的科技力量⑤离铁矿区较近⑥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③⑤⑥D.③④⑤⑥2.图2中反映该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C.园艺业比重增大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解析读图知该区为鲁尔区。第1题,鲁尔区发展条件主要有位置、交通、资源优势。选项中要注意鲁尔区不临海,也不是世界最早完成资本主义革命的地区。第2题,从图中看从①到②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上升(上升幅度不大),钢铁工业比重明显下降。答案1.B2.B(·启东模拟)“读199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回答3~4题。3.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③加强国际合作④积极开发新能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A.煤炭出口量增加B.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C.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D.煤炭利用率提高解析第3题,从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始终低于能源消费总量,因而要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新能源,从国外进口能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年以后原煤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与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的差值越来越大,这可能与煤炭出口量增加、利用率提高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等因素有关,根据图中能源消费总量和原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可以计算出煤炭的消费量在增加,因而B项最不可能。答案3.D4.B(·太原期中)下表是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回答5~6题。国家储量(%)产量(%)消费量(%)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0026其他513205.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代的74%,降到年的36%,其主要原因是()。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6.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解析第5题,对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是导致我国稀土储量占世界总量百分比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第6题,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是我国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措施。答案5.C6.A焦作在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除原煤外,铝土、耐火黏土等矿产丰富。另外,其交通便利,山川秀美,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台山等旅游胜地,农业基础良好,粮食产量高。结合下图回答7~8题。7.下列与焦作市目前的工业地域类型最接近的是()。A.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B.德国的鲁尔区C.美国的硅谷D.北京中关村8.下列关于焦作市的发展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发展炼铝工业B.由煤炭工业向电力、热电联营、铝电联营转变C.形成以石化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格局D.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业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焦作市的工业是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因此与鲁尔区最接近。第8题,焦作没有石油资源,因此发展石化工业不符合焦作的实际。答案7.B8.C(·江苏省苏北四市调研)“读西藏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增加值比重示意图,回答9~10题。9.图中a、b、c代表的产业分别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10.材料反映了()。①1959年西藏还处于典型的农业社会②西藏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拉动为主③西藏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最大④西藏经济结构已实现了从以生产型产业为主向以服务...